文档详情

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doc

发布:2016-12-12约2.7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 观察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常规西药降压治疗,研究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脾化浊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 健脾化浊汤联合西药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控制患者血压,且降低其Hcy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健脾化浊汤;叶酸片;H型高血压;疗效   H型高血压属于原发性高血压类型,其主要表现为患者体内Hcy升高,严重情况下可引发患者出现脑卒中情况[1]。本文主要对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针对患者治疗后的不同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本院诊治的100例H型高血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27:23,年龄27~62岁,平均年龄(46.3±4.2)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5±0.3)年;研究组男女比例26:24,年龄29~66岁,平均年龄(47.1±4.5岁,胎龄1~5年,平均病程(2.1±1.2)年;高血压分级:43例Ⅰ级,36例Ⅱ级,21)例Ⅲ级;Hcy升高:35例轻度,53例中度,12例重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高血压分级等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西医关于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均符合中医壅盛眩晕症候诊断;年龄≥18岁;均在患者及其家属阅读用药方案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障碍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呼吸功能障碍者;妊娠及哺乳期患者;甲状腺疾病;资料不完全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硝苯地平控释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30mg降压,1次/d;叶酸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5mg,3次/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降压基础上予以健脾化浊汤:浙贝母、龙骨各20g,党参、麸炒白术、石菖蒲各15g,茯苓、法半夏、天麻、陈皮、郁金各10g,炙甘草6g,三七3g,1剂/d(早晚2次温水分服),均连续用药4w。   1.4评价标准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及血浆Hcy水平变化情况,评价其治疗效果[3]。   1.5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组间比较,当P0.05时,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情况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及舒张压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Hcy水平变化情况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祖国医学中没有H型高血压的说法,而高血压属眩晕等范畴,其病发与痰湿壅盛、脾胃虚弱相联系,主要为饮食不洁、感受外邪等致脾胃虚弱、痰从内生等,且患者体内的营养物质分布情况失常[4,5]。本研究中使用的健脾化浊汤药方中炙甘草、茯苓、麸炒白术、党参具补后天之虚、健脾益气之功效,法半夏、浙贝母、石菖蒲、陈皮化痰、开窍、燥湿之用,龙骨、天麻平肝熄风, 三七、郁金通脉化瘀。全方诸药配伍共奏祛瘀通络化痰、益气健脾之功。研究中将中西医结合与单纯西医治疗效果比较,研究组患者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在停药4w后观察其血压情况。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多以控制血压情况为主,对照组患者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对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较为有效,针对患者的Hcy升高情况采用临床常用药物叶酸片治疗,药物同时使用过程中起到降同型半胱氨酸及降压效果。研究组患者使用降压联合中药治疗效果稳定,不仅能够减少西药药性对患者自身机体功能的损伤程度,而且应用辩证分型治疗患者的脾胃虚弱对改善血流以降低血压的疗效更加显著。   针对患者的Hcy变化情况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控制情况较为明显,分析原因为叶酸片虽能有效降低Hcy水平,但长期使用过程中的能否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未明确,相关研究结果中表明高血压患者的Hcy水平升高的情况下,患者较易出现脑卒中情况[6]。在针对高血压患者制定治疗方案前需确定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