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选择及多选题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 MERGEFORMAT 2
单项选择题
1、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2、马克思主义哲学出现之后,开始出现了(D)
A.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3、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4、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D)
A.宿命论观点
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5、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根本点在于(C)
A.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意识本质问题
C.世界本原问题
D.实践本质问题
6、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是(C)
A.承认世界是多样的统一
B.承认物质对意识的根源性
C.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
D.反对一切形式的二元论
7、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也没有”的观点,属于(B)
A.否认人的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
B.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
C.否认时间与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
D.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8、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是通过(A)1994年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个别与一般的关系界定的
C.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
D.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界定的
9、物质和意识的对立只有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超过这个范围便是相对的了,这个范围是指(A)
A.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
B.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同一性
C.物质和意识何者更重要
D.物质和意识何者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更密切
10、“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11、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论所蕴含的哲理是(B)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看做一个整体
12、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支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长的粉笔头,单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是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多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现了粉笔多长最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C)
A.注重量的积累
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
C.坚持适度原则
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
13、有一则箴言:“在溪水和岩石的斗争中,胜利的总是溪水,不是因为力量,而是因为坚持。”“坚持就是胜利”的哲理在于(C)
A.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B.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C.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有其因必有其果
14、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其答案是约59%。90分看似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然而,在一项环环相扣的连续不断的工作中,如果每个环节都打点折扣,最终得出的成绩就是不及格,这里蕴含的辩证法原理是(B)
A.肯定中包含否定
B.量变引起质变
C.必然性通过偶然性开辟道路
D.可能和现实是相互转化的
15、“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人的认识能力是因人的生理结果决定的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A)
16、恩格斯说:“鹰比人看得远得多,但是人的眼睛识别的东西远胜于鹰。狗比人具有锐敏得多的嗅觉,但是它连被人当作为各种物的特定标志的不同气味的百分之一也辨别不出来。”人的感官的识别能力高于动物,除了人脑及感官发育得更完美之外,还因为(A)
人不仅有感觉还有思维
人不仅有理性还有非理性
人不仅有直觉还有想象
人不仅有生理机能还有心理活动
17、马克思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人的才能(B)
与人的先天生理素质没有关联
主要来源于后天的实践
取决于人的主观努力的程度
是由人的社会政治地位决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