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ppt课件.pptx

发布:2024-10-30约1.23千字共3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四单元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

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一、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2、汉朝时期的民族关系;1)设大鸿胪管理民族事务;(设置机构---中央机构);②;二、隋唐至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2)民族关系:;2、唐朝时期的民族关系;2)唐朝的边疆管理机构:大都护府、都督府、羁縻州;3、宋朝时期的民族关系;三、元明清时期的民族关系;2、明朝时期的民族关系;3、清朝时期的民族关系;四、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3、两宋时期的对外交往;5、明朝时期的对外交往;“一带一路战略”;概括中国古代各民族以哪些方式交往交流交融?;概括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的特点(趋势、路线、内容、形式);朝贡体系是公元前3世纪到公元19世纪末,在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地区以儒家价值为基础而建构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朝贡国接受中华帝国朝廷的诘问并作出陈奏说明,并派人质、侍从来中国,以此表示臣服;还要定期向中华帝国朝廷进献贡品,中国要对其进行封赏以体现皇恩浩荡、天朝恩典。通过向中原王朝称臣纳贡,朝贡国从中原王朝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学习到先进的中原文化,获得中原王朝的安全保护。中原王朝的统治者通过“万邦来朝”的形式来彰显自身“德化来远”,以此证明自身统治的合法性。正是这种持续的相互需要,才使得朝贡体系能够维系千年之久……进入近代,在组织严密,实力雄厚的西方商业资本的冲击下,朝贡体系逐渐逊位,在19世纪后期最终解体。

——摘编自简佳星《浅谈朝贡体系》;朝代;1.(2020山东潍坊寿光现代中学高一月考)考古发掘证实,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丝绸古道荒漠中发现了大片西汉时期屯田(军人以军事建制垦荒种地)及官署遗址群,遗存包括民居、水渠和防御性建筑等。这一发现蕴含的重要历史信息是()

A.西汉政府着力保护丝绸之路畅通

B.汉代先进生产技术传入西域

C.西域与中原的交往源远流长

D.西汉政府对西域实行有效管辖

D;2.(2021四川泸县五中高二月考)有学者在吐鲁番考古时发现了大量唐朝文书,其中公文书内容涉及土地、户籍、赋役、军???、诉讼和馆驿等,私文书内容多为借贷、买卖契约等;此外还发现了《千字文》等蒙书。材料反映出当时 ()

A.西域地区全面接受了中原文化

B.唐朝有效加强了对西域的管理

C.西域地区社会经济文化得到发展

D.唐朝实行大一统的文化政策

C;3.(2021山东胶州实验中学高二月考,)丝绸之路开通后,路上的商队从西方运来稀有动物、植物、皮货、药材、香料、珠宝首饰,再从中国运出丝绸、茶叶、瓷器等货物,中国的四大发明、丝织技术、漆器工艺等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向世界。这表明丝绸之路的开通 ()

A.促进了东西方直接交流

B.体现了汉朝的世界中心地位

C.扩大了汉朝统治区域

D.丰富了世界人民的物质生活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