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谢明 公共政策考研状元笔记-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pdf

发布:2015-09-13约9.01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 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 元 7 月1 日前报名,8 折优惠!8 月1 日前9 折优惠! 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 2013 年包揽北大、人大、北师大、矿大、地大、北林、湖大、川大行政管理考 研状元! 育明教育:人大公共管理笔记 《谢明:公共政策导论》笔记 公共政策部分 第一讲 总论(前三章) 第一章 绪论(定义+多种定义+二种解释) 第一节 (研究原因~定义) 1、为什么要研究公共政策? 研究公共政策的缘由主要表现在科学、专业和政治三个方面: (1)从科学角度而言,公共政策原因和结果的分析有助于增进和提高社会领域的知识,增进人们对政治行 为和政府治理的理解,从而加深对公共政策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并且公共管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可以扩 大社会科学的广度和深度。 (2 )从专业角度而言,能够使人们应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从政治角度而言,它通过提供政治讨论的素材,促进政治意识的提高,从而完善政策制定过程。 ★2、什么是公共政策? 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和行动准则。 (1)社会公共权威泛指具有特殊权力、能够制定公共政策的政治实体。 (2)特定情境是指特定的历史使其和环境条件,以及公共政策特定的适用范围。 (3)政策目标是政策的灵魂 (4)行动方案是政策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5)行动准则是政策的指导性和原则性。 第二节 1.公共空间:是提供给大众使用的,每个人都有权力在这个空间里活动,于是你的权力知识与他人分享空间,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而不是独占空间。 2.公共物品:是指能够被所有人得到的物品和服务,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3.公共职能:就是建立在集体而不是个人基础之上的、用来满足占社会人口大多数的群体需求的一种活动。 4.公共问题:了解。 ★5.公共利益:(育明教育注:2009 年考察过简答题)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多数人的公共利益。它包括国 家利益、阶级利益、民族利益、集体利益在内的公共物质利益和精神需要。如果要正确界定公共利益,需 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准则: (1)公共性:体现公共利益 (2)合理性:局部与整体、短期与长期、个人利益与私人利益的权衡。 (3)正当性:听取公众意见、参与 公平性:得失相当的公平补偿和合理补偿。 ★6.公共权力:一般指由立法、行政、执法、司法等国家和社会的公共机构行使的权力,它在保证社会稳定、 维持良性互动和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着任何非公共的私人权力都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7.公共秩序:是指为了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进行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由法律、行政法规、 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的规章制度的等共同确定。主要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 序等。包括以下基本原则: (1)正当性:公共秩序的需要是否比私人利益公共利益更为有利 (2)必要性:除非必要,否则尽量少侵犯或不侵犯个人利益。 (3)合法性 (4)合理性:个人损失得到合理补偿。 ★ 第三节 怎样从政治角度理解公共政策? (育明教育注:重点章节) 1.政治解释:把公共政策视为一系列程序化的政治企图,或是为了解决或控制政治争端,或是为了确保一致 性目标的实现而提供一种理性激励,既包括物质资料方面的问题,还包括伦理道德方面的问题。 2.三种类型:控制、交易,博弈 (1)控制:命令;武力 (2)交易:交换政治利益的基本途径就是讨价还价。谈判三部曲包括:A. 申明利益,了解各自需求B.创造 价值,达到双赢目的C.克服障碍,达成协议 (3)博弈:政治的博弈观强调的是非权力环境中人们的战略与战术。它有助于阐述政治活动的参与者在既 不彼此控制也无需直接交换利益的的情况下令人费解的竞争和合作行为。 育明教育官网 北大、人大、中财、北外 、中传教授创办 集训营、一对一保分、视频、小班 3.三个层面: (1)微观政治:指个人、公司和社区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政策诉求,努力寻求政府采取有利于他们的行动。 (2)中观政治:指在某一特定的政策领域内,一些与此相关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和利益群体所形成的互 动模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