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即兴伴奏与弹唱2》课件——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pptx

发布:2025-03-28约2.65千字共2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汇报人:汇报时间:2025.3幼儿歌曲钢琴伴奏中小调式副三和弦的应用

一、课程导入(10分钟)二、理论知识精讲(25分钟)三、实战案例分析(30分钟)四、趣味练习设计(15分钟、综合练习题(课后作业)05目录目录CONTENTS六、总结与资源延伸(10分钟)06

PART一、课程导入(10分钟)01

播放《今天我做值日生》片段播放《今天我做值日生》片段,提问「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欢快还是略带忧伤?」引导学生感受小调式音乐的情绪特点。

引出小调式音乐的特点与副三和弦的「色彩滤镜」作用,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提出学习目标理解三种小调式的副三和弦构成与功能,明确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的和弦特点。

掌握用副三和弦为童谣添加细腻情感的方法,提升钢琴伴奏的表现力。情境创设

PART二、理论知识精讲(25分钟)02

自然小调副三和弦自然小调:Ⅱm、Ⅲm、Ⅵm、Ⅶm(C自然小调和弦键盘图)。

自然小调的副三和弦以小三和弦为主,色彩柔和,常用于段落过渡。

例如在C自然小调中,Ⅱm和弦(Dm)可替代下属和弦,使音乐过渡更加流畅。和声小调副三和弦和声小调:Ⅱ°、Ⅲ+、Ⅵ、Ⅶ°(重点讲解减三和弦与增三和弦的特殊性)。

和声小调的副三和弦包含减三和弦和增三和弦,具有独特的紧张感和戏剧性。

以a和声小调为例,Ⅱ°和弦(Bdim)可增强音乐的紧张感,营造悬念。旋律小调副三和弦旋律小调:Ⅱm、Ⅲaug、Ⅵmaj7(简化为幼儿歌曲适用的简化形式)。

旋律小调的副三和弦色彩丰富,常用于营造梦幻感和幻想氛围。

在a旋律小调中,Ⅵmaj7和弦(Fmaj7)可为音乐增添梦幻色彩。010203小调式副三和弦体系

自然小调Ⅱm功能特点:替代下属和弦,增强段落过渡的流畅性。

幼儿歌曲应用场景:《小乌鸦爱妈妈》的段落过渡,使音乐情感更加细腻。

例如在歌曲中,Ⅱm和弦可替代iv和弦,使旋律过渡更加自然。旋律小调Ⅵmaj7功能特点:营造梦幻感,增添音乐的幻想色彩。

幼儿歌曲应用场景:《萤火虫》的结尾处理,使结尾更加梦幻。

Ⅵmaj7和弦的丰富色彩,可为音乐带来温暖而梦幻的氛围。和声小调Ⅱ°功能特点:增强紧张感,营造悬念和戏剧性。

幼儿歌曲应用场景:《小红帽》中的悬念段落,提升音乐的紧张氛围。

Ⅱ°和弦的减三和弦特性,可使音乐产生强烈的紧张感,吸引听众注意力。副三和弦的典型功能

PART三、实战案例分析(30分钟)03

原版和声原版和声:i-iv-V-i(自然小调基础框架)。

展示原版和声的结构,为后续优化做准备。

通过五线谱展示,让学生清晰了解原版和声的进行方式。副三和弦优化副三和弦优化:i-Ⅱ°6-Ⅵm-V(动态图谱展示紧张感变化)。

通过动态图谱,展示副三和弦优化后的效果,增强音乐的紧张感。

Ⅱ°6和弦的加入,使和声进行更加丰富,增强了音乐的戏剧性。效果对比效果对比:用和弦色彩模拟「劳动中的小波折」,使音乐更具表现力。

对比优化前后的和声效果,让学生感受副三和弦的作用。

优化后的和声使音乐在表现劳动场景时更具起伏和情感变化。《今天我做值日生》编配解析

大调转自然小调:I→i,插入Ⅲm和弦(五线谱对比)。

通过五线谱对比,展示大调转自然小调的过程,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插入Ⅲm和弦后,音乐情绪从明亮欢快转变为温暖柔和。大调转自然小调趣味互动:学生用iPad和弦工具实时替换副三和弦,听辨情绪差异。

通过互动体验,增强学生对副三和弦的感知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不同和弦带来的不同情绪,提升音乐感知力。趣味互动《小星星》小调改编实验

PART四、趣味练习设计(15分钟)04

通过听辨练习,提升学生的和弦辨识能力。听辨《三只小熊》片段,标记出现的Ⅱ°和弦位置。听辨《三只小熊》片段学生通过反复聆听,学会识别和弦在旋律中的位置。侦探游戏:找出隐藏和弦

和弦与场景配对将和弦卡片(如a和声小调Ⅱ°、Ⅵ)与场景图片(暴风雨/星空)配对。学生通过配对练习,理解不同和弦在不同场景下的情绪表达。通过色彩拼图,让学生感受和弦与场景的关联,提升音乐感知能力。色彩拼图

用限定副三和弦(Ⅲ+、Ⅶ°)为《洗手歌》设计2小节过渡。设计过渡和弦通过编曲练习,提升学生的和声编配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运用副三和弦为歌曲设计过渡段落。迷你编曲赛

PART五、综合练习题(课后作业)05

为《拔萝卜》的「嘿哟嘿哟」段落添加和声小调Ⅱ°和弦。添加和声小调Ⅱ°和弦通过实际编配,巩固学生对副三和弦的运用能力。学生学会在具体段落中运用Ⅱ°和弦增强紧张感。编配练习

010203判断音程替换分析《小燕子》旋律,判断哪些音程适合替换为自然小调Ⅵm。引导学生学会分析和弦在歌曲中的具体作用。学生通过分析,理解Ⅵm和弦在旋律中的适用场景。分析练习

通过改编练习,提升学生的和声改编能力。将《两只老虎》第一句改编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