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城市设计07第三章02.ppt

发布:2016-11-04约3.23千字共3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URBAN DESIGN YANG LU -- COLLEGE OF HORT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3 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及分析方法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3.1.2 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理论思潮 (1)时代背景 ①城市飞速发展 · 战后经济恢复,城市化进程飞速加快 · 各种城市环境学科兴起,“人、自然、建 筑、环境”的综合研究。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② 对城市问题的进一步探索 · 对战前CIAM规划思想的反思与批判 · 纷繁的理论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2) Team X 和新陈代谢学派 ① Team X · 代表人物:史密森夫妇(英国) 凡·艾克(荷兰) 路易斯·康(美国) 西格蒙(德国)…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 主要观点:批判CIAM的程式化主张,提出 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 (Human association)思想 ——质疑“美导致善”,认为城市形态必须从生活本身结构发展而来。 ——强调城市设计的文化多元论。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主张城市设计是一个连续动态的渐进决定过程,城市是生成的,不是造成的。 ——过去-现在-未来是一个时间连续系统,设计者应尊重人的精神沉淀和深层结构相对稳定性,积极解决好城市环境中必然存在的时空梯度问题。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 Team X的城市设计理论 流动(Mobility)——现代城市的复杂性表现为各种流动形态的和谐交织,建筑群与交通系统有机结合。 簇群(Cluster)生长——任何新东西都是在旧机体中生长出来的,它以簇群的形式出现,人们只能因势利导,加以整治和改造。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变化——一座城市需要一些比较固定的东西,这是一些改变周期较长,能起到统一作用的点,如一些重要的建筑等,依靠它们可使城市景观能延续下去并获得统一。 簇群城市 ——“茎”+“巢” “茎”:多层人行道系统伴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商业、服务业、文化教育设施等)和基础设施。 “巢”:居住单元。 组群流动、生长变化的规划设计思想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 影响深远 ——新的城市规划设计思想:对CIAM思想批判地继承 ——城市设计手法:空中步行系统、建筑与交通结合等等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②日本的新陈代谢(Metabolism)学派 · 代表人物:菊竹清训 黑川纪章 槇文彦…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 主要观点: 从宇宙星空到生物和人类发展,都离不开新陈代谢这一客观规律,设计师的任务是在城市发展和规划中积极运用这种规律,促进新陈代谢的实现。 ——功能、技术和艺术的有机结合 ——自然和人工环境的和谐 ——历史和现代间的对话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 以东京为背景的设想 ——到海上发展城市,利用海上油井 ——体现流动、生长的开放型城市结构 ——考虑比较永久性的支撑体系和可变性的生活体系 ——富有幻想的未来城市模式,技术主义城市设计。 丹下健三——东京规划 1、变封闭型单中心城市结构为开放型多中心城市结构; 2、变向心式同心圆城市发展模式为环形交通轴城市发展模式; 3、城市摆脱旧区向东京湾海上发展。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3) 《美国大城市的生与死》 简·雅各布斯(Jane Jacobs) 1916- 2006 作家(writer) 思想家 (thinker) 行动主义者(activist) 3.1 现代城市设计的理论思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