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下大学生财富观培育初探.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和谐社会下大学生财富观培育初探
摘要:
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和谐财富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大学生自身全面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培育和谐财富观的途径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加强财商教育,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开展慈善教育,增强社会实践活动。
关键词:
和谐社会;大学生;财富观;培育
财富观是人们对于什么是财富、财富有什么用及如何对待财富和获得财富的一种思想认识和根本观点,它直接影响着人们如何选择和评价各种财富行为。随着社会财富的增长,财富的内涵也越来越广,人们对于财富的认识和评价也更加多元化,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和行为方式的改变。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部分,社会普遍存在的财富观和财富行为必然对其财富观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会渗透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影响甚至决定他们将来的工作选择和工作方式。当前中国社会的财富观总体来说是积极的,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许多消极的甚至是有害的财富观念和行为。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能否建立正确的财富观,无论对国家、社会还是对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应树立和谐财富观
和谐财富观是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人们以融洽、协调的态度正确认识、正确对待、正确处理财富实践活动的观点,是人们合理合法追求个人财富和社会财富的价值观、方法论。它包括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和而不同”。狭义的财富主要指物质财富,但广义的财富具有多样性,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有形财富和无形财富,外在财富和内在的人力财富,个人财富和公共财富,等等。各种不同财富能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不同需要。和谐财富观要求人们坚持“和而不同”思想,即对立统一原则,正确看待各种财富的作用和相互关系,克服非此即彼的形而上学观。另一方面,“和谐”是“无过无不及”。和谐财富观要求人们追求任一种财富都要做到适度。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人们,追求各种财富的“度”,就是“以人为本”,以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高目标。因此,和谐财富观是一种既讲求统一性又尊重多样性的财富观,统一在必须顺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多样在于形式可以不拘泥于某一种,只要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都可以。
二、为什么要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和谐财富观
(一)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证
当前社会存在一些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财富追求现象,有的人为了追求物质财富不择手段,贪赃枉法、坑蒙拐骗、谋财害命;在食品、药品等领域,置道德、人的健康于不顾的事件屡有发生。我们需要在全社会倡导建立一种健康的、符合时代精神的、和谐的财富观,来引领人们在法律和道德允许的范围内以正当手段谋取利益和合理使用财富,引导人们在追求和创造财富的过程中既要追求物质利益,也要注重精神回报,既要注重个人发展,也要兼顾社会进步。这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理想的需要,也是纠正当前社会浪费财富不正之风的需要,更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时代呼唤,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之中国梦的重要思想保证[1]。
(二)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如贫富差距、资源短缺、环境恶化、城乡差距、贪污腐败,等等。如果人们不能真正地理解财富的本质和价值,不能培育起和谐的财富观和高尚的财富品质,那么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将长期存在,共同富裕将很难真正实现;如果人们不能树立正确的财富创造观和发展观,那么在创造和积累财富的过程中就会只顾个人利益不顾社会和公共利益。因此,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建设祖国、引领社会变革的主力军,他们的财富观和财富素质如何将对整个社会的财富创造、财富发展和财富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面对现实复杂的财富问题,大学生如果没有正确的判断和识别能力,如果对财富本质和价值产生错误认知,只是片面追求个人的、物质的、外在的财富,就会出现对职业前景迷茫、重物质财富轻精神文化财富现象,存在侥幸、短视、浮躁的财富投机行为,出现同学关系紧张、人情冷漠、不正常地消费,甚至热衷于“傍大款、嫁豪门”等现象。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精神的和谐财富观,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自身全面健康成长的内在要求。
三、如何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和谐财富观
高等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阵地,培育当代大学生的和谐财富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