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复习题(学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填空题
1.SQL是应用( )结构的( )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2.SQL是( )语言。是( )的缩写。
3.SQL包括( )、( )、( )、( )( )功能。
4.SQL语言包括( )( )( )三部分。
5.关系模型的完整性包括( )( )( )
6.SQL Server包含两种类型的数据库,分别是( )( )。在安装程序时创建系统数据库和示例用户数据库,分别是( ),功能是什么。
7.SQL Server使用两层安全机制来确认用户的有效性,分别是( )和( )。
8.要启动SQL Server用户需启动( )
9.SQL Server中系统管理员默认名称是( ),系统默认数据库拥有者是( )
10.主要文件是( ) 次要文件( ) 事务日志( )
11.数据库文件可通过 “最大文件大小”设置,文件最大可为( )
12.查看数据库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 )
13.打开数据库的命令是( )
14.增加、缩减数据库的容量的命令是( )、更改数据库名称是( )。删除数据库的命令是( )。
15.在sql server中,数据完整性可分为四种类型,分别为( )、( )、( )、( )。分别实现什么功能。
16.在sql server中可以通过使用( )、( )和( )实现声明数据完整性。可以通过使用( )和( )实现过程定义数据完整性。
17. SQL SERVER提供了两种索引类型,分别是( ) ( )
18.在SQL server中,( )是系统的基本存储元素。
19.存储过程是 ( ) 。
20.触发器是( )
21.批处理的结束符号是( )
22.声明局部变量时在变量名前加一个( )而声明全局变量时需加两个。
23.用begin ….end括起来的一系列语句称( )
24.SQL SERVER的系统安全性分两类:分别是( )( )
25.当几个用户共同完成一个公共活动时,管理员可将他们集中到( )中。
26.每个数据库中都有两个默认的用户,分别是( )( )
27.SQL SERVER中的权限分为3种( )( )( )
28.用户或角色的权限可有3种形式( )( )( )
29.有一个关系:学生(学号,姓名,系别),规定学号的值域是8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这一规则属于( )完整性
30.Datetime类型的数据长度为( )个字节。
31.插入、更新、删除数据库的关键字是( )
32.在下列关于关系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 A 表中任意两行的值不能相同 B 表中任意两列的值不能相同 C 行在表中的顺序无关紧要 D 列在表中的顺序无关紧要
33.在MS SQL Server中,用来显示数据库信息的系统存储过程是( )
34.SQL语言中,建立、删除、更改表的命令是( )
35.设有一个关系:DEPT(DNO,DNAME),如果要找出倒数第三个字母为W,并且至少包含4个字母的DNAME,则查询条件子句应写成WHERE DNAME LIKE ( )
36.服务器所有的登录账号都保存在服务器的master数据库的( )表中。
二、判断题
1.每个数据库可仅有1个聚集索引,但可有多个非聚集索引()
2.对于参照性约束的表的数据输入,被参照表的可不输入数据。()
3.在任何情况下,可通过视图来插入、更改、删除数据。()
4.当表有primary key 或unique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