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结果与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1.2 计算结果与分析
下面,我们考虑垂直于z轴的目标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等离子体。等离子体的自由电子密度为均匀分布。图5-2为等离子体覆盖导体平板的示意图。
图 5-2 一维计算模型图示
对FDTD参数,考虑数值稳定性,根据时间离散间隔的稳定性要求、Courant稳定性条件以及数值色散对空间离散间隔的要求,
(5-11)
(n是指维数) (5-12)
根据计算分析,我们取: 空间步长米,时间步长秒。
入射角 运算时间步:30000步
目标表面处电磁波被完全反射。
等离子体参数:为简单起见,我们取均匀等离子体,在通常的实验条件下,可实现的等离子体密度大约在,我们取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为:,对应的等离子体频率为GHz,等离子体平板的厚度为6cm。
为了给出THz下的等离子体覆盖目标的电磁散射特性,我们采用调制的高斯脉冲,脉冲的中心频率在800GHz,入射脉冲的频域波形如图5-3所示。
调制高斯脉冲的时域形式为:
(5-13)
上式右边第一项为基波表达式,中心频率为;第二项为高斯函数形式,通常取基波的个周期,即。
调制高斯脉冲的频谱为:
(5-14)
图5-3 入射波脉冲频谱
操作过程:
第一步:通过FDTD计算出入射场值,反射场值和透射场值。其中,因为在导体表面全反射,所以透射场为零。
第二步:我们用Origin 6.1软件对入射场值和反射场值分别作快速傅立叶变换,分别得到入射场振幅和反射场振幅。
第三步:运用公式:衰减系数= 计算出衰减系数。
第四步:再用Origin 6.1 软件画出衰减系数随频率变化的曲线。
第五步:采用四组不同参数(不同的碰撞频率)分别重复以上步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