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机械装调技术》电子教案 模块五 整机调试与运行任务一 齿轮啮合齿侧间隙的检测与调整.doc

发布:2025-03-26约1.2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机械装调技术教学设计

模块

模块五整机调试与运行

授课

时间

年月日

课题

任务一齿轮啮合齿侧间隙的检测与调整

地点

理实一体化教室

教学

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齿侧间隙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影响。

2.掌握齿侧间隙检测和调整的方法。

【技能目标】1.能选用合适的方法及量具完成齿侧间隙的检测。

2.能独立完成齿侧间隙的调整。

【素养目标】1、具有安全文明生产和遵守操作规程的意识。

2、具有人际交往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齿侧间隙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影响。

【难点】齿侧间隙检测和调整的方法。

教具

资源

多媒体课件、动画、视频、工量具等

教学

方法

讲练结合、理实一体化

教学环节及教学内容

设计思路

【任务描述】

选用适合的工具和量具,完成圆锥齿轮传动机构齿侧间隙的检测和调整,达到两锥齿轮的啮合间隙0.03mm~0.08mm的要求。

【知识储备】

齿侧间隙

齿轮啮合传动时,为了在啮合齿廓之间形成润滑油膜,避免因轮齿摩擦发热膨胀而卡死,齿廓之间必须留有间隙,此间隙称为齿侧间隙,简称侧隙。

齿侧间隙太小,齿轮传动不灵活,会加剧齿面磨损,甚至会因为齿轮热膨胀或受力变形而卡齿。

齿侧间隙过大,则会造成齿轮换向空程大,易于产生冲击振动。

二、齿侧间隙的检测

1.压铅丝检测法

在齿宽两端的齿面上平行放置两条铅丝(齿宽应放置3~4条),其直径不宜超过最小间隙的4倍。使齿轮啮合并挤压铅丝,铅丝被挤压后最薄处的尺寸即为齿侧间隙。

2.百分表检测法

将百分表直接抵在一个齿轮的齿面上,另一个齿轮固定。将接触百分表的轮齿从一侧啮合迅速转到另一侧啮合,百分表的读数差即为侧隙值。

三、接触精度的检测

衡量接触精度高低的主要指标是接触斑点,检测接触斑点一般用涂色法。将红丹粉涂于大齿轮齿面上,转动齿轮时被动齿轮应轻微制动。对于双向工作的齿轮传动,正、反两个方向都应进行检测。

齿轮上接触斑点面积的大小应该随齿轮精度而定。一般传动齿轮在齿轮的高度上,接触斑点不少于30%~50%;在齿轮的宽度上不少于40%~70%,且应自节圆处上下对称分布。

【任务实施】

以小组为单位,选用合适的工具、量具,完成圆锥齿轮传动机构齿侧间隙的检测和调整,达到两锥齿轮的啮合间隙0.03mm~0.08mm的要求。

【任务评价】

理论知识主要通过学生作业形式进行个人评价、小组互评和教师评价。实践操作则通过项目任务,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价。

以中国制造业齿轮加工视频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坚守职业道德和匠心精神。

结合实际生产案例分析齿侧间隙。

结合理论,学习齿侧间隙的检测方法。

分析渐开线圆柱齿轮接触斑点及调整方法。

通过实操训练,突破重难点。

多维评价

课堂小结

1、齿侧间隙对齿轮传动机构的影响。

2、齿侧间隙检测和调整的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

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

作业

设置

1.简述齿侧间隙的定义。

2.简述齿侧间隙的检测和调整方法。

3.简述接触精度的检测及调整方法。

加深理解,巩固知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