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运动学 (2).ppt
1、背屈时稳定性:背屈时距骨颈上面与胫骨远端关节前唇接触,关节囊后部拉紧,后侧韧带及肌肉紧张,阻止踝关节进一步的背屈。2、跖屈时稳定性:跖屈时,距骨后结节接触后唇,阻止跖屈过度。前关节囊及侧副韧带前部分亦有阻止作用。3、横向稳定性:即侧方稳定性,其控制因素一是距骨体嵌入踝穴内,二是副韧带正好位于距骨侧方及下胫腓联合韧带,均可起到稳定作用。第3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正常步态时,踝关节反作用力等于或大于髋关节、膝关节,但因踝关节负重面积大,经踝关节传导的单位面积上的应力却低于髋或膝关节。★踝关节在跳跃活动的起跳和蹬地阶段起主要作用。踝关节力量的强弱直接决定完成动作时支撑整个身体的稳定性,包括决定上位环节作用的效率以及它参加工作的早晚。★跑步的蹬伸和缓冲时,踝关节的活动是由小腿三头肌肌腱的弹性形变与复原进行的。它可在腾空之前的制动阶段,通过肌腱的形变而储备能量。(四)踝关节的生物力学特性第3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四、足和足弓第3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骨关节1、跟距关节:完成足内翻与外翻。2、距舟关节:也有足内翻、外翻功能,它与跟距关节有同一滑膜腔,又称跟距舟关节。3、跟骰关节:辅助足内、外翻。4、跗横关节:由距舟与跟骰两个关节构成,呈S形。5、跗跖关节:由三个楔骨与骰骨与五个跖骨组成的关节,为平面微动关节。6、跖趾关节:跖骨与趾骨组成的关节共五个。第3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足可分为前、中、后三部。跖骨基底部以前为前部;楔部、跗中关节部(或称跗横关节)为中部;跟骨为后部。(二)足的分部第3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二、踝关节功能解剖三、踝关节生物力学四、足和足弓学习内容第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1.关节窝:呈叉状(又称踝穴),由胫骨下关节面、内踝关节面及腓骨外踝关节面共同围成,加强踝关节稳定性。2.关节头:由距骨体上和两侧关节面所组成,关节面呈滑车状,前宽后窄。一、踝关节组成与运动方向即距小腿关节,由胫腓骨远端关节面和距骨关节面共同构成。第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小腿骨间连接胫腓关节小腿骨间膜胫腓韧带联合第5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足关节踝关节跗骨间关节跗跖关节跖趾关节趾骨间关节第6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韧带:运动:屈、伸踝关节构成:胫、腓骨下端距骨滑车内侧韧带外侧韧带距腓前韧带距腓后韧带第7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跗横关节跟骰关节跟舟关节分歧韧带跟舟足底韧带足底长韧带跗骨间韧带包括第8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9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5、足弓定义:形态:作用:内侧纵弓:跟骨、舟骨、3块楔骨和内侧3块跖骨连结而成。外侧纵弓:跟骨、骰骨和外侧2块跖骨连结而成。横弓:骰骨、3块楔骨和根骨连结而成。弹性、保护第10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第11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绕额状轴:跖屈(绷脚尖)、背伸(勾脚尖)正常背屈至70o,跖屈至140o,约有70o的活动范围。绕足的矢状轴:内翻、外翻(二)踝关节的运动方向第12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二、踝关节功能解剖(一)骨与足部、踝关节有关的骨每侧26块。1块胫骨、1块腓骨、7块跗骨(距骨,跟骨,足舟骨,内侧、中间、外侧楔形骨,骰骨)5块跖骨(第1-5跖骨)14块趾骨(分近、中、远节趾骨)第13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踝关节的韧带主要有:1、内侧韧带:呈三角形,称三角韧带。该韧带强而有力,作用主要是限制足过度外翻。(二)踝关节的韧带第14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2、外侧韧带:(1)距腓前韧带:踝关节跖屈位限制足内翻活动,踝关节中立位时对抗距骨前移。(2)距腓后韧带:可限制踝关节过度背屈活动。(3)跟腓韧带:在踝关节90o位限制足内翻活动。概括起来,外侧韧带主要作用是防止足、踝过度内翻。第15页,共4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3.下胫腓韧带此韧带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