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全文译解.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庄子·秋水》全文译解
《庄子·秋水》是《庄子·外篇》中的一篇,以河伯与北海若的对话为主体,探讨了认知局限、事物相对性等哲学问题,提醒人们认识自身局限,超越狭隘视角,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对后世哲学思想和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一
【原文】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