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全科医学概论(1).doc

发布:2020-04-06约3.79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绪论 全科医学定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在北美兴起的一门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人口因素:人口迅速增长、人口老龄化 家庭因素: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家庭结构日趋简单、核心家庭成为城市家庭的主要形式。 疾病因素:慢性疾病和意外伤害占据了疾病谱和死因谱的主要位置。 医院因素:医院的专科化服务已明显暴露出其内在的局限性和片面性。表现在:①服务范围的局限 ②服务内容的局限 ③服务时间的局限 ④服务方式的局限 经济因素 其他因素 全科医学的医学观 一、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近代的机械论医学模式、现代的生物医学模式(传统)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六位一体) 六位一体:预防、治疗、保健、康复、教育、计划教育 二、健康观: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重新定义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1977年engle提出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健康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躯体方面的健康 精神方面的健康 社会方面的健康 三、系统整体论是全科医学的方法论基础 第二章 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 全科医学 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学是在通科医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从内容来说,全科医学是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的学科。 核心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 研究对象:以个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会为范围 全科医学之所以成为一门临床学科,具备以下五个要素: 基本观念:即整体医学观,包括医学的整体观、病人的整体观、健康的整体观、健康问题的整体观、医学服务的整体观及卫生服务管理的整体观。 独特的方法论:系统整体的方法,注重病人及其健康问题的“背景”和“关系”,交替使用“集中思维”和“辐射思维”,采用整合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全科医疗的原则和特征 具体服务方法或手段 独特的服务内容:为社区全体居民主动提供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性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服务 全科医疗 全科医疗的定义:全科医疗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层医疗模式 二、全科医疗的基本原则/特征: 1、人格化服务 2、综合性服务 3、连续性服务 4、协调性服务 5、可及性服务 6、以家庭为服务单位 7、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 8、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 9、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 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第三节 全科医生 全科医生和其他医生的区别P17 全科医生的角色P19 第三章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全科医生应诊的四大任务 : 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 对问题进行连续性照顾 适时提供预防性照顾 改进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 (了解病人是理解病人的精华、基础) 第四章以家庭为单位的服务 第一节 家庭的结构与功能 家庭结构:1、家庭外部结构(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其他家庭) 2、家庭内部结构 第二节 家庭生活周期的划分P37 家庭评估 家系图 第八章 家庭评估的基本方法:家庭圈P42 第五章 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 第一节 社区与社区健康 1、以社区为范围服务的根本目的:为了满足维护个人及其家庭健康的需要。 2、影响社区健康的主要因素:物理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心理因素。 第二节 社区卫生服务 1、社区卫生服务的定义与特点: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领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的、经济的、方便的、综合的、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特点:1、全方位的卫生服务 2、全过程的卫生服务 3、全人群的卫生服务 4、可及性的卫生服务 2、社区导向的基层保健 COPC:是一种将社区与个人卫生保健结合在一起的基层保健模式。 三个基本要素:一个基层医疗单位和一个确定以及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的实施过程 COPC与全科医疗的关系P57 第三节 以社区为范围的卫生服务 社区调查:是了解健康状况及其变化规律、人群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状况及卫生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