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分析化学第10章-吸光光度法.pdf

发布:2017-07-30约3.99万字共8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0章 吸光光度法 10-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10-2 分光光度计及吸收光谱 10-3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10-4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控制 10-5 其他吸光光度法 10-6 吸光光度分析法的应用 10.1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光分析法: 光分析法: 利用光电转换或其它电子器件测定“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之后 的辐射强度等光学特性,进行物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三个基本组成部分:能源提供能量并与待测物质相互作用的 信号发生系统;色散系统;信号检测与处理系统。 历史上,此相互作用只是局限于电磁辐射与物质的作用,这 也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方法。现在,光谱方法已扩展到其它 各种形式的能量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如声波、粒子束(离子和 电子)等与物质的作用。 光的性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光的性质及其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光—— 电磁辐射 1、波粒二象性 光是一种电磁辐射(或电磁波) ,具有波动性和粒子性。 1 )光的波动性 电磁辐射为正弦波(波长、频率、速度、振幅) 。与其它波 (如声波)不同,电磁波不需传播介质,可在真空中传输。 2 )光的粒子性 当物质发射电磁辐射或者电磁辐射被物质吸收时,就会 发生能量跃迁。此时,电磁辐射不仅具有波的特征,而且 具有粒子性,最著名的例子是光电效应现象的发现。 光电效应 (Photoelectric effect ) 现象:1887,Heinrich Hetz (在光照时, 两间隙间更易发生 火花放电现象) 解释:1905,Einstein理论,E=h 证明:1916,Millikan (真空光电管) E hv h c  hc 8 1 34 c 光速(真空中c 310 m s );h 普朗克常数(6.6310 J s) 上式把光的波粒二象性联系和统一起来。 不同波长的光(辐射)具有不同的能量。 2 、电磁波谱 电磁辐射按照波长的长短排列起来,称为电磁波谱。 10 8 6 4 2 0 -2 -4 -1 3 10 3 10 3 10 3 10 3 10 3 10 3 10 3 10 cm         波数, 21 19 17 15 13 11 9 7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频率,Hz X 射线 可见 微波 射线 紫外 红外 无线电 -4 -2 0 2 4 6 8 9 10 10 10 10 10 10 10 10 nm 波长, 电磁辐射波谱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