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学与胚胎学重点总结.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上皮组织
1.桥粒含有张力丝
2.基底膜: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下方的结缔组织间的一层薄膜样结构,主要化学成分是糖蛋白。
电镜下:透明板+致密板=基板 上皮细胞分泌的糖蛋白
网板 结缔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分泌的网状纤维和基质
功能:支持保护;选择通透性
3.腺细胞成立方形或柱形,胞质内含有分泌颗粒,细胞器丰富,核一个常位于中央。
4.质膜内褶: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向胞质内陷入。
5.被覆上皮
●单层上皮
单层扁平上皮:分布于心脏、血管、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内皮;分布于胸膜、腹膜、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为间皮;其他,肺泡、肾小囊壁层-----------润滑
单层立方上皮:肾小管,甲状腺,部分外分泌腺导管-------------分泌、吸收
单层柱状上皮:胃,小肠,大肠,输卵管,子宫等的腔面---------保护、润滑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主要包括柱状细胞(纤毛细胞),杯状细胞,梭形细胞,锥形细胞(基底细胞)
喉,气管,支气管,咽鼓管,鼓室,输精管,泪囊----------------保护
●复层上皮
复层扁平上皮:表层(扁平细胞),中间层(梭形细胞、多边形细胞),基底细胞(一层立方形或矮柱状)
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仅分布于体表,未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口腔,咽,食管,鼻前庭,阴道,胆囊外壁--------保护、修复
复层立方上皮:汗腺导管,肛管,女性尿道近开口处----------分泌
复层柱状上皮:眼结膜,尿道海绵体,肛门
变移上皮可分为表层细胞,中间层细胞,基底层细胞(无明显的增殖功能)
泌尿系统的肾盏,肾盂,输尿管,膀胱----------防御尿酸侵蚀
6.细胞游离面可以形成细胞衣,纤毛,微绒毛
7.微绒毛与纤毛的异同点:
同:
形成相似,均是细胞膜细胞质向细胞外形成的指状突起
均为电镜下可见的超微结构
均位于上皮细胞游离面
均为有一定功能的特殊结构
异:
电镜下,微绒毛约1.4um,直径约0.1um,中轴内有许多与微绒毛长轴平行排列的微丝,微丝与微绒毛根部胞质内的终末网移行,微丝与微绒毛的舒缩性有关。微绒毛的功能是扩大细胞的表面积,有利于细胞的物质吸收。
纤毛比微绒毛粗而长,长度约5~10um,直径约0.3~0.5um,中轴内含有与其长轴平行排列的“9+2”微管,微管与纤毛的运动有关,纤毛具有定向节律性摆动的功能,以清除其表面附着的异物。
8. 外分泌腺的腺细胞类型
根据分泌物的性质,外分泌腺的腺细胞分为蛋白质分泌细胞和糖蛋白分泌细胞两种。
(1)蛋白质分泌细胞(浆液性细胞)
细胞呈锥形或柱状,核圆,位于细胞中央或近基底部;基底部胞质强嗜碱性,顶部胞质含许多嗜酸性分泌颗粒,称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含各种酶的稀薄液体,即浆液。例如:胰腺,胃底腺的主细胞
(2)糖蛋白分泌细胞(黏液性细胞)
细胞锥形或柱状,核扁,居细胞基底部;胞质内充满黏原颗粒,HE染色切片中,黏原颗粒易被溶解而使胞质成空泡状或泡沫状,核周胞质呈弱嗜碱性
功能:分泌含糖蛋白的黏稠液体(不含消化酶),即黏液。例如:十二指肠腺
这两种腺细胞可分别组成浆液性腺泡和黏液性腺泡。
(混合性腺泡:以黏液细胞为主,少量浆液细胞可分布于腺泡末端成半月状包绕黏液细胞,称此现象为半月或新月)
9.上皮组织分类:被覆上皮,腺上皮,感觉上皮,生殖上皮,肌上皮
第三章 结缔组织
1.血细胞的分类以及正常值
血红蛋白的正常值:男性120~150g/L 女性110~140g/L
3.结缔组织的分类
固有结缔组织(基质成胶状):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网状组织,脂肪组织
软骨组织和骨组织(基质成固体状)
血液和淋巴(基质成液体状):
5.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
嗜银纤维,III型胶原蛋白黄纤维,醛复红或地衣红染为紫色或棕褐色,细,不规则,断端有卷曲
嗜银纤维,III型胶原蛋白
黄纤维,醛复红或地衣红染为紫色或棕褐色,细,不规则,断端有卷曲,弹性蛋白(主、中),微原蛋白(外)
数量最多,白纤维,嗜酸性,周期性横纹,I型胶原蛋白
6.脂肪组织:脂肪细胞,少量结缔组织
单泡脂肪组织(黄色脂肪组织):核扁长,边缘;成体皮下,网膜,系膜,黄骨髓;贮存能量,维持体温,支持保护
多泡脂肪组织(棕色脂肪组织):核中央;新生儿肩胛区,腋窝,颈后部;分解氧化可产生大量的热
7.网状组织:网状细胞,网状纤维,基质
网状细胞:星型,突起多;核大,卵圆,浅,核仁明显;胞质内内质网丰富;骨髓,脾,淋巴结
8.疏松结缔组织细胞比较:
成纤维细胞:最多,扁平有突起,浅,轮廓不清;核长椭圆形,浅,核仁明显;胞质丰富,弱嗜碱性;合成细胞外基质。
静止状态:纤维细胞:长梭形;核小,深;胞质少,嗜酸性;粗面内质网减少,高尔基复合体不发达
巨噬细胞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