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ppt
关于核磁共振波谱第1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1946年,E.M.Purcell和F.Block分别发现了水和石蜡中氢核的核磁共振现象。化合物中原子产生的核磁共振信号与其分子结构密切相关。核磁共振谱图——相关原子在分子中所处化学环境——确定化合物的分子结构。第2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9.1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principlesofnuclearmagneticresonance
9.1.1原子核的自旋和磁矩
大多数原子核存在自旋运动,会产生核磁矩μ和自旋角动量P:自旋量子数(I)可以为0、整数、半整数。I=0的核,p=0,无自旋运动。I不为零的核都具有核磁矩和自旋角动量。第3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第4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I=1/2的原子核:1H,13C,19F,31P…….等。这类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于球面的旋转球体,有自旋磁矩产生,NMR谱线较窄,适宜于NMR测量,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第5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I≠0的核有自旋运动,其核磁矩μ与自旋角动量P的关系为:μ=γPγ为磁旋比,是核的特征常数,其单位为:T-1.s-11H核的γ=2.68×108T-1.s-113C核的γ=6.73×107T-1.s-1第6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9.1.2核在外磁场中的自旋取向I≠0的核叫磁性核。磁性核在外磁场中会发生自旋能级的裂分,产生不同的自旋取向。共有2I+1种量子化的自旋取向。每一种取向都代表了原子核的某一特定的自旋能量状态,可用磁量子数m来表示之。磁量子数m的取值为:m=I,I-1,I-2,….-I。第7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核自旋角动量在Z轴上的投影PZ为:PZ=mh/2π核磁矩在Z轴上的投影μZ为:μZ=γPZ=γmh/2π在外磁场B0中,核磁矩与B0相互作用,使核磁矩具有一定的能量:E=-μZB0对于I=1/2核:m=+1/2时,E(+1/2)=-μZB0=-γmh/2π=-γhB0/4πm=-1/2时,E(-1/2)=-μZB0=-γmh/2π=γhB0/4π此二能级的能量差⊿E=E(-1/2)-E(+1/2)=2μZB0=γhB0/2π第8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E=2μB0=γhB0/2π表明,在外磁场B0中,核自旋能级裂分后的能级差随着B0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如下图所示。第9页,讲稿共41页,2023年5月2日,星期三*
9.1.3核磁共振在与外磁场B0垂直的方向上施加一个频率为v的交变射频场B1,当v与核的回旋v0相等时,自旋核能够吸收射频场的能量,由低能级的自旋状态跃迁至高能级的自旋状态,这种现象叫核磁共振。此时,射频v所具有的能量hv正好核在B0中产生的核自旋能级差相等。即:hv=⊿E=γhB0/2π=hv0即有:射频频率v=v0=γB0/2π第10页,讲稿共41页,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