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诀窍.doc

发布:2018-06-26约2.1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4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诀窍关键词 教 翻译 诀窍摘要 文言文翻译是学生学习文言文中一件极头痛的事情。如何使学生化痛为快呢?教给学生翻译的诀窍:理解大意,进而抓住关键词,逐一击破。学习文言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大难题,而文言文翻译恐怕又是学生学习文言文中一件最头痛的事情。如何使学生化难为易,化痛为快呢?我想,应该教给学生翻译文言文的一些诀窍,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一、理解大意一般地,学生对理解一篇、一段、或者一句话的大意是能做到,只要多读两遍就可,有的甚至读一遍就行。但他们不知这也是翻译的一步办法。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翻译前,先理解大意。二、抓住关键词理解了大意之后,就抓住关键词突破。所谓关键词,就是最不明白其意思的词。解决了它,翻译就基本没有什么障碍了。例如“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且”字较难理解,它就是关键的一个词,这个词的意思(“将近”)解决了,要翻译这句话就不难了。又如“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岳阳楼记》)。“得”是关键词,弄清了它的意思是“能够”后,整句翻译也不难了。再如“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关键词是“卑鄙”,因为这个词的今义很熟悉,但古义是什么,一时难弄清楚。如果弄清楚它是“出身低微,身份鄙俗”的意思后,整句话就容易理解了。对关键词怎样去解决呢?一、胸中须装有常见的文言词的几个意思,或者会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或《新华字典》)。二、结合语境“代入”检验。如“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顾”是关键词。对这个“顾”字,应该知道它大致有如下几个意思:回头看;看,看见;看望,拜访;反而。在这个具体的语境中,它究竟是哪个意思呢?不妨把它们依次一一“代入”句中,看用哪个意思符合句意(即句子通顺),符合句意的,意思就是那个。通过这样的“代入”,“顾”的意思是“拜访”。又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夫”字不好理解,也应该将熟在胸中(或查字典得到)的“夫”字的意思“代入”去看,哪个意思合,就是那个。三、注意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的特殊现象文言文就是文言文,它有现代文没有的特殊现象。掌握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的特殊现象,对翻译有很大的帮助。有人说,不知道文言文的特殊现象,就无法做到准确翻译,甚至是无法翻译。这是有道理的。正因为是它的特殊性,才影响了对它的理解。因此,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的特殊现象,就为翻译扫清了又一个障碍。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的特殊现象有哪些呢?一是字的“通假”,二是词类活用,三是特殊句式(关键是倒装句)。如“入则无法家拂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拂”是通假字,通“弼”,不知道这个意思,就会翻译错。又如“其一犬坐于前”(《狼》)一句中,“犬”不是“狗”,是“活用”的一个词——活用为副词,“像狗”的意思。如果不知道这种现象,这句就会望文生义为“其中一只狗坐在前面”。再如“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吾谁与归””是“吾与谁归”的倒装。不理解它,也不可能准确翻译。至于“生死肉骨”之类就更难明白了。如果知道“词类活用”、“倒装”,就不难理解为“使死者复生,使白骨长肉”。因此,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一些特殊现象,对翻译也很有必要。四、掌握具体翻译的“六字诀”扫清了前面所说的障碍后,又如何做具体的翻译呢?应该告诉学生:一个词、一个成分地逐一解决。诀窍有六:换、留、补、删、调、并。1、换——就是把原文的单音节词,一对一地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或单音节词替换。例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一对一地替换为此 诚 危 急 存 亡 之 秋 也。↓ ↓ ↓ ↓ ↓ ↓ ↓ ↓ ↓这确是危险紧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灭亡的时节啊。2、留——就是把表示时、地、人、物等名称(名号)的词或现代汉语还沿用的词保留下来。例2:原文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译文 庆历四年春,藤子京被贬官到巴陵郡3、补——就是把原文省略的成分补充上来。如例1中的“关系到国家的”。再如“便要还家”(《桃花源记》),省略了主语“桃花源人”及“要”(音yao,通“邀”)的宾语“渔人”。翻译时应把它们补充上来:即“(桃花源人)便要(渔人)还家”。4、删——就是把原文虚设的字或重复的、偏义复合的词删去。如“夫战,勇气也”。“夫”字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只是凑个音节,形同虚设,翻译时应删去。又如:“见翰林欧阳公”(《上枢密韩太尉书》)“翰林”、“公”都是指欧阳修,可删去,译为“见欧阳修”。再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中的“异同”是偏义复合词,“同”是没有意义的,只给“异”起“陪伴”作用,翻译时要删去。5、调——就是把原文某些句子成分的顺序与现代文的习惯不同的,按现代文的顺序调整过来。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