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开采设计--第六章 矿井轨道线路设计基本知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作 业 1、解释轨距、轨中心距、轨型、道岔、竖曲线、甩车场等概念。 2、曲线线路半径R的大小取决于哪些因素? 3、在曲线段为什么要对线路的外轨抬高且规矩要加宽? 4、双轨线路在曲线段线路中心距加宽的依据是什么? 5、某巷道分岔,已知分岔转角为450,选用ZDK622/4/12道岔,道岔特征参数为:a=3472mm,b=3328mm,α=14015‘。试设计该单侧分岔点线路,并计算出该连接系统各参数。(单开道岔非平行线路连接) 6、某巷道由单轨线路变为双轨线路,选用DZC622/3/12号道岔,其α=18055‘30“,a=2077mm,b=2723mm,线路中心距为s=1600mm,试设计该线路并计算出各连接参数。 (对称道岔平行线路连接) 第四节 轨道线路竖曲线连接设计 (1)线路坡度确定(a) 第四节 轨道线路竖曲线连接设计 (1)线路坡度确定(b) 第四节 轨道线路竖曲线连接设计 (1)线路坡度确定(c) 第四节 轨道线路竖曲线连接设计 说明: (a)矿车运行基本阻力系数—ω′ 第四节 轨道线路竖曲线连接设计 (b)矿车运行附加阻力系数——ωf 通常包括:弯道附加阻力系数和道岔附加阻力系数。 表13-3 曲线半径取值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12 6~12 6 600 1 t固定 串车运输 15 9~15 9 900 45 40~50 40 900 5t底卸式 20 t架线电机车 40 30~40 25 900 5t底卸式 14 t架线电机车 35 30~40 20 900 5t底卸式 25 25~30 20 600 3t底卸式 15 15~20 12 600 1 t(1.5 t)固定 10 t及以下架线电机车 12 t及以下蓄电池机车 15 15~20 15 900 12 12~15 12 600 1 t(1.5 t)固定 5t及以下架线电机车 9 9~15 9 900 9 6~15 6 600 1t(1.5 t)固定 人力 建议 一般 最小 矿车 牵引设备 曲线轨道半径/m 轨距/mm 运输设备 2、单轨线路联接系统参数 已知巷道转角? 曲线半径R(选用) 切线长T: 弧长K: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3、曲线线路的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 C1-外伸C2-内伸SB –轴距 L-车长B-车宽R-轨中心线半径 矿车的内伸和外伸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1)轨道外轨抬高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车辆在弯道上运行时,为了减轻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产生的对轨道向外挤压,以及增加磨损和运行阻力,在曲线处将外轨抬高一个值,即外轨抬高。 外轨抬高的值与曲线半径、轨距及车辆运行速度有关,运行速度越大,曲线半径越小,抬高值越大。 一般抬高值,900mm轨距时,抬高取值10—35mm; 600mm轨距时,抬高取值5—25mm。 2)轨道轨距加宽 为了防止发生矿车车轮轮缘挤压钢轨增加阻力甚至卡死的现象,轨道曲线段应较直线段适当加宽,即轨距加宽。 轨距加宽值与曲线半径、车辆轴距大小有关。 一般机车运输时,加宽值10—20mm, 曲线半径大取下限; 串车运输时,加宽值5—mm。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3)外轨抬高轨距加宽的递增(递减)段 为了适应外轨抬高和轨距加宽,在曲线与直线线路的连接时,从直线段某一点开始,同时逐步进行抬高和加宽,到曲线起点处,使抬高和加宽值正好达到规定的数值,这段直线距离称为此。 一般取外轨抬高值的100—300倍,即外轨抬高的坡度在10‰—3.3‰之间。有时也可以在曲线起点处开始抬高和加宽,逐步达到规定的数值。 抬高和加宽值很小,对设计没有影响,只在施工时注意。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4、曲线线路处巷道加宽和轨中心距加宽 曲线处巷道加宽及轨中心距加宽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1)曲线处巷道加宽 由于车辆在曲线线路上运行会发生外伸和内伸现象,巷道需要加宽。 原煤炭部标准巷道断面设计规定: 机车运输的曲线巷道外侧加宽200mm, 内侧加宽100mm; 加宽应从过渡段开始。 第二节 矿井轨道线路 2)曲线处轨中心距加宽 双轨线路在曲线处由于同样原因线路中心距也要加宽(移动外侧线路法) 。对于机车运输时,线路中心距加宽值可取300mm;1t矿车串车或人力运输时,一般可取200mm。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