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的形态结构及观察.ppt
杆菌第31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革兰氏染色革兰氏染色是采用二种染料对细菌细胞进行染色,初染采用的是结晶紫,复染采用的是番红。G+菌: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基本不含类脂,肽聚糖分子交联度较紧密,故经乙醇处理后,肽聚糖网孔因脱水而明显收缩,使壁的通透性降低保留着结晶紫-碘复合物,所以复染液番红不能进入,细胞显紫色。G-菌: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低,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分子交松散,故经乙醇处理后,壁会出现较大的缝隙,细胞透性增大,结晶紫-碘复合物易被洗脱出来,再经番红复染后使细胞显红色。第32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步骤:结果:阳性菌——紫色阴性菌——红色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乙醇脱色番红复染涂片固定由丹麦医生HansChristianGram于1884年创立。革兰氏染色法(GramStain)第33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igure1-AGramstainofGram+Staphylococcuscells.Figure2-GramstainofGram-E.colicellsFigure第34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
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一般细菌的鞭毛都非常纤细,其直径为0.01—0.02μm。鞭毛染色是借媒染剂和染色剂的沉淀作用,使染料堆积在鞭毛上,以加粗鞭毛的直径,同时使鞭毛着色。第35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选菌(用新培养的菌种为宜)(2)制片(3)染色(4)镜检主要步骤:第36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芽孢染色法是利用细菌的芽孢和菌体对染料的亲合力不同的原理,用不同染料进行着色,使芽孢和菌体呈不同的颜色而便于区别。第37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主要步骤:制片(按常规涂片,干燥,固定)加热染色脱色复染水洗镜检第38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细菌芽胞染色技术芽孢染色法染色结果:位于红色细胞内绿色的为芽胞第39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观察工具(tools)普通光学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相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菌的方法第40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二、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及油镜的工作原理1、普通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普通光学显微镜分两部分:1)机械装置:镜座、镜筒、镜臂、物镜转换器、载物台、标本移动螺旋、粗调螺旋和细调螺旋等部件组成。2)光学系统:目镜、物镜、聚光器、虹彩光圈、光源等组成第41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普通光学显微镜基本构造第42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第43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低倍镜的操作1.置显微镜于固定的桌上。2.旋动转换器,将低倍镜移到镜筒下方与之对直。3.转动反光镜向着光源处,同时用眼对准目镜,仔细观察,视野亮度均匀。4.将标本放在载物台上,使观察的目的物置于圆孔的正中央。5.将粗调节器向下旋转,眼睛注视物镜,以防物镜和载玻片相碰,当物镜的尖端距载玻片约0.5cm处时停止旋转。6.左眼向目镜观察,调节粗、细调节器直至目的物清晰为止。第44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油镜的操作如果用高倍镜未能看清目的物,则可用油镜。应先用低倍镜和高倍镜检查标本片,将目的物移到视野正中。2.下降载物台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香柏油,将油镜移至正中央,使油镜头浸没在油中,刚好贴近载玻片。用细调节器微微向上调即可。第45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暗视野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是光学显微镜的一种,也叫超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的聚光镜中央有挡光片,使照明光线不直接进人物镜,只允许被标本反射和衍射的光线进入物镜,因而视野的背景是黑的,物体的边缘是亮的。利用这种显微镜能见到小至4~200nm的微粒子,分辨率可比普通显微镜高50倍。使用方法第46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47页,共47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染色:细菌细胞小而透明,为便于观察必须增加反差,因此要对细菌进行染色;染色还有助于检测细菌细胞的一些结构和生理特点,可以用于鉴别细菌种类。正染色—染料与细胞结合而进行染色的过程;负染色—细胞不染色而使背景染色的过程。GramStainBacteriaarec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