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学与植物营养一第六讲一植物的钙镁硫营养.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土壤钙的形态 2、镁的生理功能 (1)构成叶绿素的重要成分 (2)在光合作用中有重要作用 参与光合磷酸化和磷酸化作用,镁是RuBP羧化酶的活化剂。 (3)镁是多种酶的活化剂 烯醇化酶、磷酸激酶、羧化酶、ATP硫酸化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 (4)镁参与脂肪代谢 镁可以使乙酸、ATP和辅酶A形成乙酰辅酶A,供合成脂肪酸利用。 (5)参与蛋白和核酸合成 镁是谷氨酰胺合成酶的活化剂,促进谷氨酸形成谷氨酰胺。DNA和RNA的合成也需要镁参与。 3、植物缺镁症状 老叶、特别在老叶尖端 发生部位 玉米:叶片脉间白色条纹,叶呈紫红色花斑叶 莴苣、甜菜:脉间失绿、斑点、叶脉绿色 苹果、柑橘:脉间失绿、叶缘橙色、紫色 植物类型 叶片脉间失绿、以后失绿部分变黄或白色,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红色斑点 叶片颜色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 镁缺乏 植株外观 ① 植株矮小,生长缓慢,双子叶植物脉间失绿,并逐渐有淡绿色转变为黄色或白色,还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褐色或紫红色斑点严重时整个叶片坏死。 禾本科植物缺镁时,叶基部叶绿素积累出现暗绿色斑点,严重缺镁时,叶尖出现坏死斑点。 ② 叶绿体数目减少,片层结构变形,质体基粒数减少,形状不规则,分隔减少或不存在。缺镁叶片中蛋白态氮的比例降低。 ③ 缺镁对光合作用本身影响较小,但明显影响叶绿体中淀粉的降解、糖的运输和韧皮部蔗糖的卸载,因而降低光合产物从“源”(如叶)到“库”的运输速率。缺镁会导致根冠比降低。 ④ 贮藏组织的淀粉含量和谷物的单穗粒重均下降。豆科植物根瘤中碳水化合物供应量下降,从而降低固氮率。 ⑤ 沙质土壤(淋失)、酸性土壤(淋失、H+、Al3+拮抗)、K+和NH4含量较高的土壤+(拮抗)容易出现缺镁; 柑橘缺镁 葡萄缺镁 水稻缺镁 玉米缺镁 4、镁对作物产量品质的影响 (1)不同植物对镁肥的反应不同 水稻 小麦 燕麦 苜蓿 禾本科牧草 不敏感 玉米 大豆 甘蔗 葡萄 棉花 橡胶 果树 中等敏感 油棕 柑橘 烟草 马铃薯 番茄 菠萝 很敏感 (2)镁对作物的增产效果与土壤交换性镁的含量有关 交换性镁低于5mg/100g,施用镁肥对达到、油菜、红薯的增产效果好。 (3)氮肥形态影响影响镁的肥效 NH4+对镁有颉抗作用、NO3-促进镁的吸收 (4)镁能提高作物品质 可以提高大豆含油量、提高甘蔗、甜菜和柑橘类的含糖量,防治橡胶黄叶,提高产胶量 三、镁肥种类和施用 1、水溶性的: 硫酸镁、氯化镁、硝酸镁等、溶解度大,肥效迅速,适宜中性或碱性土壤施用。一般与氮磷钾肥配合施用,作基肥和追肥,适当深施。可以根外追肥,2%的硫酸镁。 2、白云石等含镁石灰物质:溶解性差,肥效慢。在酸性土壤使用对降低土壤酸度,补充镁经济有效。一般做基肥。 一、土壤中的硫 土壤硫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种形态,在南部和东部湿润地区,土壤硫以有机硫为主,占85-94%,在北部和西部干旱地区的石灰性土壤以无机硫含量较高。 0.1g/kg-0.5g/kg,有机质高的土壤硫可超过5000mg/kg 1、土壤中的硫含量 第三节 植物硫素营养 94.0 92.7 60.6 54.5 38.2 6.0 7.3 39.4 45.6 61.8 240 146 226 147 343 水稻土 红壤 黄土 潮土 盐土 有机硫占全硫% 无机硫占全硫% 全硫(mg/kg) 土壤类型 几种土壤类型有机硫和无机硫的含量比较 2、土壤硫形态 有机硫 土壤硫 无机硫 碳键硫 非碳键硫 水溶态硫酸盐 吸附态硫 矿物态硫 硫脂化合物 含硫氨基酸 (1)无机硫的转化 A、无机硫的还原 硫酸盐还原为H2S的过程。 途径1:由生物将SO42-吸收到体内还原,再合成细胞物质,如含硫氨基酸。 途径2:在硫酸盐还原细菌作用下将SO42-还原为还原态硫。 B、无机硫的氧化 还原态(S、H2S、FeS2等)氧化为硫酸盐的过程。有硫氧化细菌的参与。 温度、湿度、土壤酸度、微生物数量影响氧化速率 3、土壤硫的转化 (2)有机硫的转化 土壤有机硫在微生物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最终转化为无机硫的过程。 在好气条件下最终产物是硫酸盐,在嫌气条件下为硫化物。 1、植物对硫的吸收和运输 植物体内硫0.1-0.5% 十字花科、豆科等作物需硫较多。洋葱、大蒜、棉花、茶需要的硫多,禾本科作物需要硫少。 (1)硫的吸收运输 作物需要的硫主要从土壤吸收SO42-离子,也可以从空气吸收少量SO2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