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战略联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研究.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太原市软科学研究课题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产学研战略联盟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机制研究
所属领域:软科学
申请单位:太原市科技战略研究院
协作单位:
起止时间:2009.9-2010.9
太 原 市 科 学 技 术 局
填报时间:二00 九年九月
一、立项的背景和依据
主要说明:
1、项目的研究目的;
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指企业家与具备科研能力的院校或科研单位联合致力于较为长期稳定的研究开发(RD)目的而形成的战略同盟。产学研战略联盟是提升国家和区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产学研战略联盟拉近了企业与科研单位的距离,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助于推动社会的技术进步,也有利于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目前主要类型:战略技术联盟、基于标准的产业联盟、基于科研院所建立的产研联盟等。但是,在我国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运行过程中,合作动力不足,较低的风险承受能力影响合作的质量,企业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缺乏战略意识和长远规划等问题长期制约着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发展。如何完善与创新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机制是产学研战略联盟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2、项目的科学价值和意义;
在我国以项目为纽带和载体的研发资助计划,如863计划、火炬计划等,也曾一度呈现“监督缺失”的态势,虽然也采取了风暴式的审计手段以扼制研发金费的流失,但监督体系的缺位则是项目失控的内在痼疾。在这一点上,英美做法值得借鉴,即定期或不定期进行评估审核,甚至进行更长周期的实地访问调研,通过优胜劣汰机制保证研究资金的有效应用,通过更为强硬的法律机制严禁经费被挪作他用。在我国,上海国资委已在拟定推进科技创新管理工作、科技创新考核等细则,建立国有企业推动产学研联合和推进科技进步的考核机制。通过考核制度和机制的建立,将使上海国有企业进一步明确要成为科技创新投入的主力、科技创新活动的主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主力;处理好推进科技攻关 项目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关系、处理好抢占科技制高点和培养经济增长点的关系、处理好科技创新和企业长远盈利的关系,将上海科技进步的总目标落到实处。
3、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产学研合作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的弗里曼于1987年提出。其后,伦德瓦尔、纳尔逊等学者和OECD(经合组织)发展了这一概念和理论。产学研合作的本质是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政府、风险投资基金等参与创新的各种组织机构形成的紧密联系、互相合作和协调的网络,包括产学研合作网络、企业之间形成的战略技术联盟、供方与用户之间的网络等。根据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的报告,各国产学研合作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下列七类:
一般性研究支持(general research support)。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企业界以捐款、成立基金、捐赠设备与其它研究设施等方式,协助大学进行各项研究。采用这种形式的企业一般并不期望通过提供支持而获取任何直接的实质性利益,而多数是为了优化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从而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价值,或者是为了与大学建立一种亲密的关系,为未来长期的合作奠定基础。
非正式的合作研究(inform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的研究人员以非正式的形式与企业进行合作,通常是由大学的研究人员以个人身份且多数利用业务时间就个别课题与企业进行合作研究。这类合作在 OECD 的成员国中愈来愈普遍,而且合作成果也相当好,制药、航空与环境科技等领域采取这种形式较多。
契约型研究(contract research)。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为了减轻研发经费的负担,将部分研发活动委托大学进行,以契约方式和大学进行特定项目的合作研究。这种正式合同方式建立的产学合作,可以动用更多的正式和非正式资源进行研究开发,有助于获得目标明确的成果。
知识转移与训练计划(knowledge transfer and training schemes)。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大学与企业界进行知识与人员的合作交流。如大学教授担任企业的顾问,为企业的研发计划或技术瓶颈提供咨询意见。反过来,企业也通过合作计划为大学的课程设计、人才培养方向以及研究计划提供建议。大学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提供在职人员培训等。采用这种产学合作方式,可以促进知识的交流,使双方的研发更具效率。
参与政府资助的共同研究计划。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政府编列专项预算,资助企业和大学共同进行研发,特别是鼓励资金较不充裕而研发能力又较弱的中小企业参与。这种合作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政府的引导,强化企业与大学的合作网络关系,使企业界能更有效地利用大学的研究资源,并让大学的研究更具经济性特征。这种方式带有一定程度的政府扶持性质。
研发联盟(research consortia)。这种合作方式的表现形式是:各国政府针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