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版2012历史水平考试复习提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材料 2011.11
必修一
一 分封制(周代)
1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2 内容: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可以进行再分封
3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即“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4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的统治
5 弊端:随着诸侯势力的日益壮大,分封制遭到破坏
二 宗法制
1、目的:解决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保证统治的稳定。
2、内容(特点):按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大宗和小宗,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巩固了政权。宗族观念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三 秦代至高无上的皇权和中央官制
1 皇帝制度特点: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 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内容:“三公”及其职能: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是百官之首,负责行政;御史大夫是副丞相,负责监察;太尉负责军政。“九卿”: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3 特点:三公九卿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4 评价: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有利于皇权,军政大权操纵在皇帝手中
四 郡县制(秦代 李斯)
1 目的:为加强中央集权
2 内容:中央—郡—县。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五 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刘邦推行“郡国并行”,导致“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解除王国威胁,加强中央集权
2、唐:节度使有较大自主权,形成藩镇割据
3、北宋:将地方军、财、政收归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加强中央集权,彻底解决藩镇割据的问题
4、元:行省制
六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演进
1、西汉:汉武帝在亲信中设尚书令、侍中等职,形上成内朝(中朝),分丞相的决策权
2、唐:逐步完善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中央设中书、门下、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别执行不同的政务
②作用(特点):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三省六部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被历朝所沿用。
3、北宋: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4、元: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宰相权力很大。
5、明:废丞相、废中书省,设内阁
6、清:军机处
七 宰相制度的废除
1380年明太祖废中书省和丞相,直接统领六部
八 军机处的设立(雍正)
1 直接原因:办理西北军务
2 军机大臣的职责: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3 作用: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九 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1 时间:公元前6世纪末
2 改革者:克利斯提尼
3 内容:建立十个地区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陶片放逐法
十 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1时间:公元前5世纪
2内容:①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②五百人议事会职能扩大;
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④给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
十一 《十二铜表法》
1 背景:贵族常常随意解释习惯法,损害平民利益
2 性质: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
3 意义:标志罗马成文法诞生
十二 罗马法的作用和影响
1 在当时的作用:罗马法是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2 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对近代欧美国家和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另外,近代资产阶级还利用和发展了罗马法中的思想和制度,作为反封建和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
十三 议会权力的确立
1 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2 《权利法案》内容: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监督政府和决定重大的经济政策
3 《权利法案》的作用:标志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十四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标志: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首相
十五 美国1787年宪法及评价
1 内容:联邦制国家,三权分立
2 性质:资产阶级宪法
3 评价:分权与制衡原则、民主原则
4 不足:允许奴隶制度存在,不承认妇女、黑人和印第安人具有和白人相同的权利
十六两党制的形成和发展 本质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十七 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
1 根本原因:英国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生产资料
2 直接原因:虎门销烟
3 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十八 中英《南京条约》
1 签订时间:1842年8月
2 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五口通商:广、厦、福、宁、上;协定关税
3 影响: 使中国开始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