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范化实施意见.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XXXX乡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管理办法
为切实规范干部管理,将干部的绩效管理与落实经济待遇、政治待遇挂钩,建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干部绩效考评体系,有效激发干部的争先意识、实干动力和奉献热情,改变干部 “干好干坏一个样”的被动局面,解决干部动力缺乏、队伍不稳的问题。根据XXXX县人社局和XXXX县财政局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XXXX县事业单位绩效工资规范管理的意见》(XXXX人社[2019]XXX号文),结合XXXX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注重实绩。要遵循事业单位的特点,充分发挥中层领导的引导作用,尊重职工的主体地位,注重考核职工履行岗位职责的实际表现和贡献。
(二)激励先进,促进发展。分配中要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充分发挥绩效工资分配的激励导向作用。
(三)客观公正,简便易行。要坚持实事求是,充分发扬民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科学合理、切合实际,讲求实效、力戒繁琐。
二、考核范围
XXXX乡事业单位在编在岗全体工作人员。
三、绩效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工作开展、任务完成,以及廉洁自律等方面。
1.德:主要考核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良好,爱岗敬业。
(2)全面贯彻执行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2.能:主要考核履行职责的业务素质和能力。
(1)认真学习理论知识和管理知识,具有改革创新意识,管理思路清晰。
(2)正当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职工安全保障。
3.勤:主要考核责任心、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现。
(1)带头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上下班。
(2)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上级主管部门和乡党委政府安排的各项任务。
4.绩:主要考核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效率和所产生的影响。
(1)在抓好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的同时,确保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工作效率。
(2)注重职工队伍建设,抓好事业单位改革发展的远景规划、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
5.廉:主要考核中层领导廉洁自律等方面的表现。
(1)严格执行国家财经纪律,管好用好单位公用经费和物资。
(2)廉洁自律,奖惩分明,不以权谋私,正直公允。
四、绩效考核计分标准
1.按照中层领导、专业技术、管理、工勤等岗位的不同特点,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进行分类考核,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2.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各分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
3、量化考核总分为100分,德、能、勤、绩、廉分别占10分、10分、30分、40分、10分。
五、绩效考核等次
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90分以上为优秀等次、85-89分为合格1等次、80-84分为合格2等次、75-79分为合格3等次、70-74分为合格4等次、60-69分为基本合格等次、59分以下为不合格等次。考核确定为不合格等次的职工不享受奖励性绩效工资。
六、程序和方法
(一)程序
成立XXXX乡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工作小组,绩效考核工作小组在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征求职工意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本实施办法,经乡党委集体研究审核批准,在本乡公开并组织实施。绩效考核采取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照本实施办法规定的绩效考核内容及评分原则进行考核。
1.平时考核
按制定的考核办法自行开展,作好记载,并将考核结果存入个人考核档案。
2.年终考核
(1)职工个人总结、自评、述职。
(2)召开民主测评会进行民主测评。
(3)考核工作小组根据个人的总结、自评、述职、民主测评,结合职工意见和平时考核情况,综合评定考核等次。
(4)将全乡事业单位职工综合评定的考核等次在本乡公示一周。
(5)如果公示无异议,则按综合评定的考核等次兑现奖励性绩效工资,并将综合评定的考核等次存入个人业务档案,作为评先选优、评职晋级的重要依据。
(二)方法
采取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形成性评价和阶段性评价相结合等方法,同时适当听取村组干部的意见,结合本乡实际,根据岗位特点和职责,分类进行量化考核。
积极探索,创新绩效考核的机制与方法。可采取指标要素测评、业务知识测试、建立发展档案、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等多种形式,逐渐完善绩效考核载体。要充分发挥中层干部和职工在绩效考核中的作用,努力提高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针对性,保证绩效考核机制的有效运行,力求全面正确反映职工的业绩和贡献。
七、考核结果的使用
绩效考核结果要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主要依据。对履行了岗位职责、完成了规定工作任务的职工,按月全额发放基础性绩效工资;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合理分配奖励性绩效工资,坚持向关键岗位、高层次人才、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