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本科《护理学导论》考试试卷.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PAGE4页 /共NUMPAGES4页
浙江中医药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2016级护理专升本《护理学导论》学位考试卷
考试日期:2018年3月29日
考试时间:14:15—15:45
考试方式:闭 卷(卷面100分)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题号
一
二
三
四
总分
得分
登分人
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每题 1分,共40分)答案填入答题卷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1、人际关系双方的心理方位在角色行为体现上具有明显的上下位之分,旁观者能迅速分辨,称为
A. 完全性心理方位 B. 内隐性心理方位 C. 服从性心理方位
D. 权威性心理方位 E. 外显性心理方位
2、患者,男性,54岁,患慢性糖尿病20年,因低血糖昏迷急诊入院。患者恢复期,护患关系的模式应为
A. 主动-被动型 B. 指导-合作型 C. 共同参与型 D. 服务-指导型 E. 协作-合作型
3、亲密距离是指双方的距离为
A.15cm B.30cm C.50cm D.1.2~3.7m E.3.7m
4、护士说:“自从你的家人走了之后,你就一直很安静。你在想些什么?”一个患者可能把护士的询问感知为一种关心和牵挂;而另一个患者可能感知护士侵犯了她的隐私,因而不愿意和护士交谈,以上的例子体现了沟通七个基本沟通要素中的
A.信息接收者 B.信息 C.反馈 D.沟通的指示物 E.人际变量
5、运用“知信行”模式解释个体的戒烟行为,属于“ 动力因素”的是:
A.强调戒烟的益处 B.说明吸烟的危害 C.教授戒烟的方法
D.形成吸烟危害健康的信念 E.产生戒烟行为
6、重审护理计划应在护理程序的( )步骤进行
A.诊断 B.评价 C.计划 D.评估 E.实施
7、患者男,23岁,因外伤导致下肢开放性骨折,手术修复后,患者带有留置导尿管,下肢石膏固定。 术后第一日,护士做出护理诊断为“有感染的危险”,该护理诊断的类型为
A.现存的 B.潜在的 C.健康的 D.综合的 E.合作性问题
8、压力是指个体对作用于自身的
A. 内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B. 内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C. 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D. 外环境刺激的特异性反应
E. 内外环境刺激的非特异性反应
9、某女,52岁,因胆囊结石行胆囊切除术,术后护士评估患者情况并制定护理目标。下列关于护理目标的陈述正确的是
A.三日后患者能够在床上活动 B.一周后患者能够下床行走并能自行上厕所
C.使患者在住院期间不发生院内感染 D.患者能够熟悉有关自身疾病的相关知识
E.三日内患者的白细胞能够恢复至正常水平
10、有关疾病对患者和家庭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患者行为和情绪的改变主要受患者的角色改变的影响B.患者体像的改变是普遍存在的,改变的程度与个性相关C.疾病所致的家庭角色改变主要为角色重叠和角色缺失D.疾病常导致患者和家庭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E.以上都不对
1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化的特征
A. 地域性 B. 象征性 C. 排他性 D. 时代性 E. 传递性
12、王某,男,67岁,张护士给其注射流感疫苗,根据纽曼的系统模式,张护士的行为属于哪一级预防行为:
A.一级预防? B.二级预防?? C.三级预防 D.早期预防?? E.次级预防
13、护理评估时资料最主要来源于
A.服务对象 B.服务对象的家属 C.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人员 D.其他医务人员 E.文献资料
14、护士对患者的安乐死应采取的作法是
A.有医嘱时可以执行 B.不应该实施 C.患者要求时可以实施
D.家属要求时可以实施 E.护士认为对患者有帮助时可以执行
15、当一位患者要看他的病历时,护士应该怎样做
A.给医生打电话以获得其同意 B.把病历给患者并回答他的问题
C.告诉患者等医生查房时他才可以看病历 D.告诉患者等他出院后才能看病历
E.不让患者看病历,只询问并回答患者想知道的问题
16、使用语言、文字或符号进行的沟通属于哪种类型的沟通:
A.直接沟通 B.间接沟通 C.语言沟通 D.非正式沟通 E.单向沟通
17、在核实过程中,把患者的话重复说一遍,但不能加任何判断,属于以下哪项核实的方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