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河道治理防渗蓄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高喷防渗墙).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穿黄隧洞工程施工投标文件
筑龙网 本文共59页 更多详细内容》》》/shuili.asp
PAGE 2
河北省水利工程局
筑龙网 本文共59页 更多详细内容》》》/shuili.asp
第一章 综合说明
1.1编制依据及内容
1.1.1编制依据
忻州市 中河城区段治理防渗墙蓄水工程第 标段施工招标文件及补充通知,招标图纸、标前会答疑及咨询资料;
招标文件指明的有关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1.1.2 编制指导思想
本施工组织设计以全面满足业主对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尊重实际的科学态度和一切为用户服务的经营宗旨编制。根据工程特点统筹安排,以机械化作业为主,综合平衡施工强度,利用先进施工技术,制定科学施工方案,确保工程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1.1.3 编制主要内容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综合说明、工程概况、施工总布置、施工计划安排、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施工测量、主体工程施工方案及方法、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安全保证体系及措施、文明施工、环境保护与水土保持措施、风险预测和防范等内容。
1.2 项目目标
(1)总 目 标:全部满足招标文件的要求。
(2)质量目标:保证工程无质量事故发生,工程验收达到合格标准。
(3)工期目标:计划开工日期为2010年10月15日,计划完工日期为2011
第二章 工程概况
2.1工程概况
本工程治理项目位于忻州市忻府区城北的 中河,由西向东横贯城区,治理段 西起大运高速上游400m,东至播明铁路下游300m,全长6.51km;河堤布置在纵断上尽量依原河底布置,平均纵坡为2.37‰,共布设7道橡胶坝,坝高2.5~3.0m,水面宽度为80~120m,形成7个蓄水池,两侧为50~70m绿化带和滨河南、北交通抢险路。河道横断面均为复式断面,由布置在中间的主槽和两侧的二级平台组成。蓄水后将形成63万㎡的水面,总蓄水量为98.3万m3水体,两岸绿化面积76万㎡。
2.2地质概况
库区为典型的地堑盆地地貌忻定盆地,巨厚层松散堆积物覆盖,无基岩露头,区内出露及钻探揭露地层主要为滹沱系、新生界第四系地层,根据地层时代由老到新分别为:1)元古界滹沱群;2)第四系:①中更新统洪冲积物,埋深15m~20m;②上更新统洪冲积物,埋深3.5~5.0m,厚度5.0~18m不等;③全新统洪冲积物,广泛分布于库区,岩性主要为砂质粉土、粘质粉土、级配不良砾、含细粒土砂等,厚度不均,108国道上游厚度约为3.5~5.0m,下游厚约4.0~7.0m。其中中更新统洪积物岩性主要为红褐色粉质黏土及黏土地,含钙质结核,结构密实,渗透系数小于10-6cm
2.3 对外交通道路
本工程对外交通便利,河道附近有公路可直接通往施工现场。
2.4 施工供风、供水、供电条件
本工程用风主要为高喷灌将及水泥土地连墙用风,根据施工需要配备2台3m3/min电动空压机,供风管路采用1.5时高压胶管,供需供风管路150m。施工用水从1#橡胶坝附近打一眼水井抽取,通过2吋钢管或硬塑料管接引到施工现场,生活用水从附近村镇买水。施工用电由建设单位接引至变压器,然后架设施工临时低压线路进行使用。
2.7工程特点、施工难点及主要应对措施
2.7.1工程特点
根据施工要求,本工程主要施工期比较集中,第一个阶段是2010年10月15日~11月30日,完成全部高喷防渗墙及60%的水泥土连墙,然后进入冬季停工期,第二个阶段是2011年3月1日~4月30日,完成剩余的40%的水泥土连墙,施工期相对较长,但不连续,工作线路长度达到4000m以上,工作面分散。
2.7.2施工重点、难点及应对措施
本工程的施工重点是水泥土连墙,因为其施工必须在河道两岸堤顶土方全部填筑完成后方可进行连续钻孔深搅施工,因此堤岸填筑的交付时间对施工影响巨大,另外本工程由于线路长,配套动力使用大,因此电、水等的供应有较大的工作难度,因为本工程的主要施工期在冬季,因此做好水管路保温,保证施工连续性也是保证水泥土连墙质量的关键。
第三章 施工总布置及主要施工工法
3.1 施工总布置
3.1.1施工总布置依据
(1)忻州市 中河城区段治理防渗墙续上水工程第 标段招标文件及招标图纸;
(2)现场施工条件;
(3)现行的与本工程有关的标准及规范;
3.1.2施工总布置原则
(1)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原则;
(2)遵循利于生产、满足主体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目标的要求原则;
(3)遵循方便生活、符合环保、符合防火、符合卫生、便于排水、快速安全原则;
(4)遵循少占农田、布置紧凑、避开不良地质区和滑坡体原则;
(5)遵循工厂仓库近路布置、经济合理、易于管理的原则;
3.1.3施工总布置内容
根据上述原则及发包人的规划安排,施工总布置分区域规划,具体布置包括:
(1)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