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PA-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评估规范 评估规范标准化文件框架及编写规则.pdf
团体标准
T/CLPAXXXX—2022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评估规范
SpecificationforEvaluationofPharmacyIntravenousAdmixtureServicesPIVAS
()
第1部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评估规范标准化文件框架及编写规则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中国药师协会 发布
T/CLPA001-2023
目次
前言3
引言4
1范围6
2规范性引用文件6
3术语和定义6
4.编写原则6
5.编写框架7
6.编写要求8
7.参考文献8
2
T/CLPA001-2023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评估规范》的第1部分。
本文件由中国药师协会静脉用药集中调配工作委员会;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
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药师协会归口。
文件的起草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旦大学
附属中山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河北省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西安
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山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北京协和医院、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华中科技大同济医学院
附属协和医院。
文件的起草人:孙路路、吴永佩、颜青、王凯、赵颖波、吕红梅、周亮、包建安、张建
中、董梅、董占军、费小凡、封卫毅、刘东、杨威、穆殿平、赵彬、李国春、吕永宁。
3
T/CLPA001-2023
引言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医院药学界首先提出了静脉用药集中调配的工作模式,并于1969
年在美国俄亥俄州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第一家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harmacyintravenous
admixtureservice,简称“静配中心(PIVAS)”)。由药学部门管理由药师负责的静配中
心工作模式,对于提高成品输液质量、防范职业暴露、促成合理用药等方面作用显著。因此
这一工作模式在欧美等国家迅速推广实行,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我国自1999年建
[1]
立第一家PIVAS以来,距今已有20余年的历程。目前,全国约有2000余家医院建立了PIVAS。
为了加强医疗机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建设与管理,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2021
年12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印发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2]
(以下简称《指南》)。《指南》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基本条件、人员、建筑、设施与设
备、质量管理提出了方向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