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工业大学 食品微生物学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分类4.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三节 真 菌 一、真菌的特点 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多数为丝状体,菌丝呈顶端生长; 具细胞壁,多数细胞壁含几丁质; 异养型,经细胞壁吸收营养物; 通过无性和有性繁殖的方式产生孢子延续种族。 二、霉菌菌丝的形态与构造 (一)真菌细胞壁 厚约100~200nm,占细胞干物质的30%。 主要成分为己糖或氨基己糖构成的多糖链,如几丁质、纤维素、葡聚糖、甘露聚糖等。 菌龄和外界环境因素强烈影响真菌细胞壁的成分。 (二)真菌细胞质膜 与原核生物相似,由蛋白质和脂类组成。 但真菌细胞膜中具有甾醇,在原核生物细胞膜中很少或没有甾醇。 真菌中还有细胞核膜、线粒体膜和液泡膜。 (三)真菌细胞核 真菌细胞核构造示意图 (四)细胞质和细胞器 (1)内质网 内质网的成分主要为脂蛋白,但游离蛋白和其他物质也可附着于上而形成粗糙型内质网。没有附着物的内质网可称为光滑型内质网。 (2)核糖体(核蛋白体) 三、真菌的营养体 1、菌丝和菌丝体 菌丝:是指由细胞壁包被的一种长管状,有分枝的细丝结构。一般宽度达5~10微米。 菌丝体:有分枝的菌丝相互交错而形成的结构。 2、菌丝的类型 无隔膜菌丝:为含多个核的长管状单细胞,生长表现为菌丝延长、细胞核裂殖和细胞质增加。 有隔膜菌丝:有横膈膜分隔成多细胞,每个细胞含有一个或多个核。横膈膜上有小孔,可供物质流通,每个细胞功能相同。 无隔膜菌丝 有隔膜菌丝 四、真菌的繁殖体 无性繁殖(Asexual reproduction) 不经过两性细胞细胞的结合,只是营养细胞的分裂或营养细胞的分化而形成不同新个体的过程。 有性繁殖 (Sexual reproduction) 经过两个性细胞的结合而产生的新个体的过程。 (一)无性孢子的种类 厚垣孢子 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 游动孢子 厚垣孢子:部分真菌菌丝顶端或中间的原生质浓缩,然后在外围生出厚壁与其他细胞组织分开,这一构造称厚垣孢子。 孢囊孢子:原生质密集于菌丝顶端,结构膨大,在下端产生隔膜,形成孢子囊。孢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割裂成许多小块,每一小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 分生孢子:菌丝顶端形成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单生或散生一些孢子。 游动孢子:鞭毛菌的菌丝可直接形成各种形状的游动孢子囊,里面的原生质体分隔成许多小块,小块变圆并围以薄膜即成游动孢子。 (二)真菌有性孢子的种类 卵孢子 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 担孢子 卵孢子:由卵菌产生。繁殖时菌丝上生出藏卵器和雄器,雄器的核移入藏卵器于卵球结合后形成双倍体的卵孢子。 接合孢子:来自两个不同菌株的原配子囊相互接触,接触处的胞壁溶解,双方细胞的核和细胞质融合,形成的有性孢子为接合孢子。 子囊孢子:一般由两个性别不同的单倍体细胞接合,经质配、核配、减数分裂的过程形成产生4个新核,或再分裂一次形成8个核,然后以核为中心形成单倍体的子囊孢子。 真菌子囊果的三种形态 担孢子:担孢子的形成过程与子囊孢子相似,但核配后所形成的4个新核不再进行分裂;且以核为中心所形成的担孢子,最终在担子外部形成。 (三) 真菌的生活史(了解) 菌落较大,质地疏松,外观干燥,呈现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在表面蔓延,菌落有霉味,表面和背面常见有可见的不同结构和色素色泽,因菌因培养基而异。 (四)霉菌的菌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