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画法几何轴测图..ppt

发布:2016-12-10约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讲要点: 熟练掌握基本曲面体的三面投影及曲面立体表面取点的方法。这是本章的一个基础方法。 充分理解截交和相贯线的几何意义,以及截交线和相贯线的性质, 熟练掌握求曲面立体截交线的方法。 熟练掌握求(平曲相交)相贯线的方法 掌握直线与曲面立体相交贯穿点的性质及求解方法 复习题 3: 求 圆 锥 被 切 割 后 的 投 影 求圆锥被切割后的投影 复习题: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完成相贯后的投影 例题10: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完成相贯后的投影 基本要求 【例】已知A点的三面投影,画出正等测图。 仰视与俯视的区别 例题5:作形体的正等测图(仰视) 例题6:雨篷的正等轴测图(仰视) 习题.作形体的正等测图。 【例】作台阶的斜轴测图(侧面斜二测图) 小区水平斜等测图 习题P34(3、4、5、6) P35(7、8、) 作业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作图的底稿线是细轻线; 2.轴测轴间的夹角一定要画准确; 3.只有轴测轴上和与轴测轴平行的 线段才能直接量取!! 4.最后的作图结果是:只加粗可见的图线! 同学们 圣诞快乐! 习题讲评:8-10 求带缺口四棱太的H、W投影 习题9-4:求两相贯体的投影 8-1.作下列各形体的正等测图。 (5) 8-1.作下列各形体的正等测图。 (6) 8-2. 作形体的正等测图 (仰视) 。 8-3. 作组合体的正等测图 (仰视) 。 1 2 3 4 o′ o 1 3 2 4 o o 1 2 3 4 30° 30° 不画外切正方形的作图 不画圆时才作30°线 【例】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x1 y1 z1 【例】圆柱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x1 y1 z1 【例】作出圆柱截割后的正等轴测图 x1 y1 z1 不同坐标面的圆的画法 o x y z 平行于H面的圆 平行于W面的圆 平行于V面的圆 三种方向正等轴测圆柱的比较 【例】圆锥、圆台的画法 【例】回转体的画法 O Y X Z X O Z1 Y1 X1 Z1 X1 O1 Y1 倒圆角正等轴测图的画法 V H P §10-3 斜轴测 P S o S⊥P x1 z1 y1 o1 y1 z1 x1 x y z S y1 x1 z1 45° 正面斜二测 z1 x1 y1 30° 60° 水平斜等测 P=1 r=1 q=1/2 P=q=r=1 X/2 o1 y1 z1 45° x1 X/2 【例】作花格窗的正面斜二测图 X1 Y1 Z1 【例】作花格窗的正面斜二测图 X1 Y1 Z1 Z1 X1 Y1 例: 根据形体的正投影图,画出其正面斜二测。 画斜二测轴测图的关键是:倾斜的轴测轴及其平行线上的度量要减半。 比较正等测与正面斜二测轴测图。 30° Z1 X1 Y1 30° 120° 120° 120° r=1 q=1 p=1 Z1 X1 Y1 O1 30° y1 x1 z1 45° 正面斜二测 P=1 r=1 q=1/2 x1 y1 z1 45° 侧面斜二测 q=1 r=1 p=1/2 z1 x1 y1 30° 60° 水平斜等测 r=1 P=1 q=1 每点三线 ( ) ( ) PV 复习题:求三棱锥和三棱柱相贯后的投影。 ( ) PV PV 复习题:求三棱锥和三棱柱相贯后的投影。 * * * 1′ 3′ 2′ 4′ 4〞 4 1 1〞 3〞 3 2 2〞 双曲线 椭圆 圆线 解题步骤: 1 分析 截交线的其余投影分别是什么; 2 求出截交线上的若干个特殊点(轮廓线上或点划线上及两截平面的交线处) ; 3 求出截交线上的若干个一般点(椭圆,双曲线,抛物线); 4 光滑且顺次地连接各点,作出截交线,并且判别可见性(特别注意截平面间的交线); 5 整理轮廓线(轮廓线画至特殊点处)。 6′ 2〞 1′ 6 5′ 4′ 2′ 3′ 4 5 (5〞) 4〞 3〞 3 2 1 1〞 (6〞) 双曲线 抛物线 圆线 解题步骤 1 分析 通常是由立体的积聚性分析出相贯线的已知投影分别是什么;再利用表面取点法或辅助平面法求出相贯线的共有点; 2 求出相贯线上的若干个特殊点(通常是在平面立体的棱线上或曲面立体的轮廓线上); 3 求出相贯线上的若干个一般点(取决于是什么相贯线); 4 光滑且顺次地连接各点,作出相贯线,并且判别可见性; 5 整理轮廓线(棱线及轮廓线至贯穿点止)。 表面取点法 双曲线 圆线 直线 辅助平面法 解题步骤 1 分析 通常是由立体的积聚性分析出相贯线的已知投影分别是什么;再利用表面取点法或辅助平面法求出相贯线的共有点; 2 求出相贯线上的若干个特殊点(通常是在平面立体的棱线上或曲面立体的轮廓线上); 3 求出相贯线上的若干个一般点(取决于是什么相贯线); 4 光滑且顺次地连接各点,作出相贯线,并且判别可见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