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法制史(第二版) 主编 马作武 副主编 张洪林 任强 第十二章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法律制度 第一节 孙中山的立法思想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立法活动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 重点问题 1孙中山“三民主义”立法思想和“五权宪法”理论。 2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3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4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第一节 孙中山的立法思想 一、“三民主义”的立法指导思想 二、“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 第二节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立法活动 一、各地军政府时期的主要立法 (一)《中华民国军政府暂行条例》 (二)《中华民国鄂州约法》 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临时约法》共56条,分7章,其主要内容如下: 1确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政体。 2规定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第三节 南京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 一、司法机构与法官考试制度 (一)司法机构 (二)法官考试制度 二、诉讼审判制度的改革 (一)禁止刑讯、体罚 (二)审判公开与陪审制度 (三)司法独立 (四)律师制度 课后复习 1简述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立法思想。 2简述孙中山的“五权宪法”和“权能分治”理论。 3简述《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的主要内容。 4评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性质、基本内容和历史地位。 5评述南京临时政府诉讼审判制度改革的意义。 * * 3确立国民在国家中的权利、地位。 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相比,《临时约法》呈现出了以下重要特征: 1削弱了临时大总统的权力。 2列有专章规定人民权利。 四、其他法律法规 (一)经济方面的法令 (二)社会改革方面的法令 (三)文化教育方面的法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