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和控制试题.doc

发布:2018-08-15约3.4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 7 血流相关导管感染预防与控制试题 姓名: 科室: 分数: 一、单选题 1.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定义( ) A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B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C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D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24h内的患者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发热(﹥38.5℃)、寒战或者低血压等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 2. 为预防中心静脉导管引起的相关感染,哪项措施不正确( ) A置管部位铺大无菌单,严格无菌操作 B置管人员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 C成人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首选颈静脉 D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3. 紧急状态下置管,若不能保证有效的无菌原则,应当在( )小时内尽早拔除导管。 A12 B24 C48 D36 4. 中心静脉导管置管后更换置管穿刺点敷料的时间为( ) A无菌纱布1—2次/周 B无菌纱布1次/天 C无菌透明敷料1—2次/周 D无菌纱布2次/天 5. 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微生物学检查结果显示正确的是( ) A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阴性,导管段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 B 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不同种类的致病菌 C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不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D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6. 可使用哪种消毒剂擦拭消毒血管导管接触的端口,以减少污染风险?( ) A 95%酒精 B 洁雪喷雾消毒剂 C 75%酒精 D 新洁尔灭 7. 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 A 输液连接系统应使用无针连接 B 输注脂肪乳的输液器应每12h更换 C 每天更换输液连接装置可预防导管相关感染 D三通连接可减少输液污染 8. 下列哪项不是引起导管相关感染的主要环节( ) A 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B 配置输注的药液 C 注射部位皮肤使用洁雪喷雾消毒剂消毒 D 植入导管后没有定期更换导管 9. 为了减少导管相关感染的发生,以下哪项最重要?( ) A 医务人员应加强培训和教育 B应当建立静脉置管专业护士队伍,提高其专业护理质量 C明确相关部门和人员职责 D制定并落实预防与控制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工作规范和操作规程 10. 中心静脉置管时应选择合格的操作用物,下列不正确的是( ) A 血管内导管应使用一次性的灭菌导管 B 穿刺失败后的导管未污染时可另选静脉再次使用 C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碘伏 D 皮肤消毒剂可使用洗必泰 二、多选题 1. 下列哪些情况不应当进行静脉置管操作( ) A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的医务人员 B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医务人员 C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 D患冠心病的医务人员 E 接触过重度感染病人的医护人员 2. 中心静脉置管后下列哪些操作正确( ) A 尽量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料覆盖穿刺点 B 对高热、出汗、穿刺点出血、渗出的患者应当使用无菌纱布覆盖 C 需要注射用药时应直接向导管内注入药物 D 医护人员接触穿刺点或更换敷料时,严格执行手卫生 E 应使用高效消毒的纱布敷料覆盖注射部位 3. 对于中心静脉置管病人哪项做法正确( ) A在输血、输入血制品、脂肪乳剂后的24小时内应当及时更换输液管路 B外周及中心静脉置管后,应当用生理盐水或肝素盐水进行常规封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 C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当尽早拔除导管 D怀疑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时,首先需进行导管尖端的微生物培养明确诊断 E 注射药物前用75%酒精消毒导管连接端口,待干后方可注射药物 4. 发生以下哪些情况时应当及时拔除导管( ) A怀疑患者导管相关感染 B患者出现静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