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原理及Linux内核分析(第2版)教学大纲、授课计划(56学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学 时:56
适用对象: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与通信等计算机相关专业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必修课
先修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数据结构
二、课程简介
操作系统是直接控制和管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的最基本的系统软件,为用户提供方便、有效的使用计
算机的接口。因此,操作系统原理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和掌握的专业知识,是计算机应用人员深
入了解和使用计算机的必备知识,是进行系统软件开发的理论基础。本课程重点介绍:操作系统的基本功
能、Linux发展历程及特点、进程的概念、进程的同步与互斥、Linux进程状态转换、处理机调度策略与算
法、Linux调度算法的演变及基本思想、存储管理各种策略的特点和实现技术、Linux存储管理技术、设备
管理的策略及Linux设备管理结构、文件系统及文件的管理技术、Linux文件管理数据结构及实现方法。
教学采用课堂教学、课堂讨论、课后思考题和练习题等相结合方式进行授课,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入理
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与技术,从而使学生能方便、灵活地使用计算机,提高解决软件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内部结构,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理
论,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
1.理解和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功能,理解操作系统对整个系统的工作及控制流程,培养和
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概括、消化吸收的能力。
2.理解进程管理、调度算法、内存管理、文件管理、设备管理的功能及策略,具备使用这些算法进行
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钻研问题的习惯,以及编程实现的能力。
3.了解不同应用领域的计算机操作系统结构,并结合文献查阅及研究,分析不同应用领域的计算机操
作系统的工作原理和理论,培养学生自我扩充知识的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参考
序号 章 节 学时 教学内容 重点
操作系统的概念,操作
系统的历史及类型,操作系
操作系统的概念、特征
1 第一章 绪论 4 统的主要功能及特征,操作
和功能。
系统的结构,Linux发展及
特点。
操作系统的交互界面, 用户使用操作系统的方
2第二章用户接口 4 程序调用接口及实现机制, 式及系统调用的机制。
Linux命令操作。
进程的概念,进程的基
进程的概念、特征及操
本状态及相互转换、互斥与
作系统对进程的控制机制,
同步控制、进程通信,线程
3第三章进程管理 12 应用同步机制实现进程间同
概念及控制和应用,Linux
步的控制。
进程结构描述、状态转换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