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pptx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方法冠心病是全球主要致死原因之一,而介入治疗已成为治疗该疾病的关键手段。本演示将详细介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各种方法、优势及发展趋势。作者:
什么是冠心病?疾病定义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疾病。动脉内脂质沉积形成斑块,使血管狭窄,限制血流。主要症状典型症状包括胸痛、心绞痛和心律失常。患者可能感到胸部压迫感或疼痛,尤其在运动时。死亡风险冠心病是全球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严重威胁公众健康。
冠心病介入治疗概述微创创伤程度介入治疗只需小切口,避免开胸手术的巨大创伤。24h恢复时间大多数患者术后24小时内即可下床活动,恢复速度远快于传统外科手术。90%成功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在适当病例中有极高的成功率。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金标准冠脉造影被公认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可直接显示冠脉狭窄程度。造影原理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冠状动脉,在X光下观察冠脉形态和狭窄情况。治疗决策造影结果为医生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决定是否需要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的主要方法球囊扩张使用球囊扩张狭窄血管1支架植入植入支架保持血管通畅2旋磨术处理钙化病变3血栓抽吸清除血管内血栓4激光治疗消融复杂病变5
1.经皮冠状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PTCA)基础技术PTCA是最基本的冠脉介入治疗技术,为其他介入方法奠定基础。工作原理利用高压充盈的球囊挤压血管壁斑块,扩张狭窄部位,恢复血流。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单支血管病变,血管弹性较好的病例,效果立竿见影。
PTCA操作步骤1局部麻醉在腕部或腹股沟区域进行局部麻醉,减轻患者不适感。2导管插入通过股动脉或桡动脉插入导管,引导至冠状动脉开口处。3导丝通过在X线引导下将导丝通过狭窄部位,为球囊开路。4球囊扩张将球囊送至狭窄处,加压扩张,挤压斑块,恢复血管腔径。
2.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1长期效果减少再狭窄率,提高长期通畅性2临床应用PCI的首选方法,全球每年数百万例3作用机制支架提供机械支撑,防止血管弹性回缩4技术基础在PTCA基础上植入金属支架
支架类型裸金属支架第一代支架,由不锈钢或钴铬合金制成。价格相对较低,但再狭窄率较高,约20-30%。药物洗脱支架支架表面涂有药物,缓慢释放抑制细胞增殖药物。再狭窄率降至5-10%,目前最常用。可降解支架由可降解材料制成,植入后6-12个月逐渐被吸收。避免长期异物存留,是未来发展方向。
3.冠状动脉旋磨术钻石旋磨头旋磨头表面镶嵌微小钻石颗粒,硬度极高,可有效磨削钙化斑块。适用病变专门用于处理高度钙化的冠脉病变,这类病变球囊常难以通过或扩张。高速旋转旋磨头以14-20万转/分钟的超高速旋转,将钙化斑块磨成微粒被吸走。
4.冠脉内血栓抽吸血栓形成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有血栓形成,阻塞血管,导致急性心肌梗死。抽吸原理使用专门设计的负压抽吸导管,直接吸出冠脉内血栓,恢复血流。临床效果能快速改善血流动力学,减少远端栓塞风险,提高介入治疗成功率。
5.切割球囊成形术1独特设计切割球囊外表面附有3-4个微型金属刀片,可在扩张同时切开纤维组织。2适用情况主要用于纤维组织增生性病变、支架内再狭窄、分叉病变等复杂病变。3技术优势切割作用可减少血管弹性回缩,降低血管夹层风险,提高扩张效果。
6.激光血管成形术1治疗效果提高复杂病变通过率2作用机制光热、光化学和光机械效应3能量传递导管传递308nm准分子激光4治疗难点慢性完全闭塞病变
介入治疗的优势微创安全只需穿刺动脉,无需开胸。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恢复迅速大多数患者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2-3天出院。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相对较低。可重复操作如果病变再次发生,可多次进行介入治疗。而搭桥手术重复操作难度极大。
介入治疗的适应症123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尤其是单支或双支血管病变。不稳定型心绞痛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需要及时介入治疗以防止进展为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急诊PCI的绝对适应症,争取最短的门-球时间。
介入治疗的禁忌症左主干重度狭窄无保护的左主干重度狭窄(50%)患者通常不建议进行介入治疗,冠脉旁路移植术效果更佳。弥漫性病变多支血管弥漫性病变、慢性完全闭塞病变,尤其合并糖尿病时,搭桥手术可能更有优势。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对造影剂耐受性差,可能发生造影剂肾病,需慎重考虑。
术前准备术前必须进行全面评估,包括抗血小板药物预处理、心电图监测、实验室检查以及充分的知情同意。患者需了解手术风险和获益。
手术过程局部麻醉在穿刺部位(腕部或腹股沟)进行局部麻醉,患者保持清醒状态。X线引导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引导下,医生精确操作导管和器械。生命监测全程监测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器械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