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告设计教学探析(4篇).doc

发布:2018-05-12约1.12万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告设计教学探析(4篇) 第一篇:高职院校广告设计教学模式探析 摘要: 本论文以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为例,分析了传统班级授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期望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合理因素。 关键词: 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 谈到现代设计教学,首推包豪斯学院,它提出的“艺术与技术的新统一”观念,强调用集体工作方式打败艺术教育的个人藩篱,为企业工作奠定基础。比利时设计家亨利#8226;凡#8226;德#8226;威尔德在试验基础上,开创了各种工作室,如陶瓷、纺织、摄影等,以此提出的“学徒制”教学模式让人印象深刻,这对高职院校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具有借鉴意义。现有的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大多还是采用普通的班级教学。本论文构想将“学徒制”的教学模式与工作室的概念引入到专业教学中,形成“工作室”形式的教学模式,改变现有教学模式中的不合理因素。 一、传统班级授课模式中出现的问题 1、对学生的能力层次调整不均 艺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层次不一,有些学生经过专业的训练,而有些学生则是空白,这些差距不是短时间内可以缩小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和沉淀。在传统的班级授课中,平衡学生间的专业差距并非易事。 2、对设计作品的评价指标不明 艺术专业学生要具有创造性,每个人用自己的创意来设计作品,因此,在作品的评价上没有统一的标准。 3、授课教师的理念冲突 一个班级的授课,必然需要几个专业教师,而每一位教师因自身认知或喜好的不同,对学生作品的评价也必然没有相同的标准。那么,在学生作品评价中就会出现评价不一的问题,如某学生的设计稿在甲老师这里受好评,但在乙老师那里就被否定了,该学生也会因为两位老师在设计理念上的不同而备感困惑。 4、授课课程的任务冲突 班级授课要求学生平均对待每门课程,这种想法虽好,但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首先是各个任课教师无法合理地安排教学任务,因为在艺术教学任务中,设计稿会反复地修改,无法预期会修改多少次;其次,学生因为自身的喜好或是老师的压力,不自觉地就忽视了部分课程。在笔者的教学过程中就有过一些学生,在某一学期中要同时应对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企业形象设计三门专业课的设计任务,在此过程中,因疲于应对,其中一门或两门课程就被无形中忽略了。 5、学生的设计交流过于狭窄 在笔者所授课过的广告专业班级中,很多学生都只是在班级内部有过设计沟通与交流,跨年级的交流很少。低年级的学生不知道初级课程中所学的内容能为后续的课程做铺垫,如他们不理解设计基础课程能为广告设计做些什么,这点对于学生的专业提升极为不利。如果能让低年级的学生跟着高年级的学生做一些设计,可以引导他们理解所学的初级课程知识。 二、工作室教学模式的构想 笔者所设想的工作室教学模式适用于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特别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依据专业教师及专业特点将学生划分为数个工作小组,学生可选择所偏好的工作组,由专业教师带领成立各个工作室。具体做法如下: 1)工作室中的成员不限于一个班级或年级,可以将各年级学生融合起来,形成阶梯式传帮带效果,在工作室项目课题中,高年级学生带低年级学生,熟手带新手。高年级学生带领低年级学生做任务的过程,也是对自身设计能力的强化和提升的过程。 2)通过工作室的形式,组成一个紧密合作的团队,每个队员在其中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团队间的沟通与协作,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将有很大帮助。 3)在工作室中,学生通过完成社会实践项目课题或参加比赛来学习相关的课程,学生的成绩可由社会实践效果和比赛成绩来进行评定,这种评价的模式或许比一位或几位教师的评定更为客观。 4)由于在工作室中学生会完成一些社会实践项目课题的设计与制作,工作室的实战性要求学生及时、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学生可以充分体会实际工作环境,不再是教室与机房的枯燥与无趣。 三、工作室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1)教学空间及环境设备配置。较之传统班级授课,工作室教学将学生分得更细,需要更多的教学空间和更为高端的环境设备配置,教学成本也更高,这就需要学校投入更多的物力支持。 2)教学的安排与管理。工作室的教学管理与传统教学管理有着极大的冲突,艺术设计专业,特别是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在授课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需要实地测量、观察、寻找材料、手工制作等,授课场地并不局限于教室,这与一般的教学安排和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