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组成原理(薛胜军)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计算机组成原理(薛胜军)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doc
1
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地、高速地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
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也就是将用指令序列描述的解题程 序与原始数据一起存储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只要一启动,就能自动地取出一条条指令并执行之,直至程序执行完毕,得到计算结果为止。
按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各部分的作用见教材:P10—P12
3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见教材P1
第二代:见教材P2
第三代:见教材P2
第四代:见教材P2
4系统软件定义见教材:P12—13,应用软件定义见教材:P12
5见教材:P14—15
6
2017-12-23 约1.55万字 20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三版 第七章课后答案计算机组成与设计第三版 第七章课后答案.ppt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习题 7.1.在计算机中,为什么要采用多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它们的应用是建立在程序的什么特性之上的? 答:在现代的计算机系统中,通常总是采用由三种运行原理不同,性能差异很大的存储介质分别构建高速缓冲存储器、主存储器和虚拟存储器,再将它们组成三级结构的统一管理、高度的一体化存储器系统。由高速缓冲存储器缓解主存储器读写速度慢,不能满足CPU运行速度需要的矛盾;用虚拟存储器更大的存储空间,解决主存储器容量小,存不下更大程序与更多数据的难题。 这种三级结构的存储器系统的运行原理,是建立在程序运行的局部性原理之上的。即在一小段时间内,运行的程序只使用少量的指令和少量的数据,而这少量
2017-12-22 约6.67千字 17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计算机组成原理习题答案第七章.doc
1 .控制器有哪几种控制方式? 各有何特点?
解:控制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分为3 种:同步控制方式、异步控制方式和联合控制方式。同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都由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在每个机器周期中产生统一数目的节拍电位和工作脉冲。这种控制方式设计简单,容易实现;但是对于许多简单指令来说会有较多的空闲时间,造成较大数量的时间浪费,从而影响了指令的执行速度。异步控制方式的各项操作不采用统一的时序信号控制,而根据指令或部件的具体情况决定,需要多少时间,就占用多少时间。异步控制方式没有时间上的浪费,因而提高了机器的效率,但是控制比较复杂。
联合控制方式是同步控制和异步控制相结合的方式。
2 .什么是三级时序系统
2017-12-23 约7.51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18-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第七章.pptx
8.某机指令字长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为6位,设操作码长度固定,
指令分为零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三种格式。若零地址指令有M种,
一地址指令有N种,则二地址指令最多有几种?若操作码位数可变,
则二地址指令最多允许有几种?
解:1)若采用定长操作码时,二地址指令格式如下:
466OPA1A2此时,无论指令中有几个地址,指令格式都不变。设二地址指令有K种,则:
K=24–M–N
当M=1(最小值),N=1(最小值)时,二地址指令最多有:
Kmax=16-1-1=14种
2)若采用变长操作码时,二地址指令格式仍如1)所示,但操作码长度可随地址码的个数而变。
Kmax=16-1=15种(只留一种编码
2025-05-12 约4.23千字 10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课后答案薛胜军版.doc
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 薛胜军版
1.1
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地、高速地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
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也就是将用指令序列描述的解题程 序与原始数据一起存储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只要一启动,就能自动地取出一条条指令并执行之,直至程序执行完毕,得到计算结果为止。
按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各部分的作用见教材:P10—P12
3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见教材P1
第二代:见教材P2
第三代:见教材P2
第四代:见教材P2
4系统软件定义见教材:P12—13,应用软件定义见教材:
2017-12-03 约1.96万字 25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薛胜军)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版..doc
1
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地、高速地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
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也就是将用指令序列描述的解题程 序与原始数据一起存储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只要一启动,就能自动地取出一条条指令并执行之,直至程序执行完毕,得到计算结果为止。
按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各部分的作用见教材:P10—P12
3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见教材P1
第二代:见教材P2
第三代:见教材P2
第四代:见教材P2
4系统软件定义见教材:P12—13,应用软件定义见教材:P12
5见教材:
2017-01-21 约1.57万字 20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讲述.ppt
7.3.2 数据的寻址方式 现代的计算机中,数据寻址方式较多,指令字中必须设置一个字段来指明属于哪一种寻址方式,称为或“寻址特征码”。 形式地址:指令的地址码字段一般都不代表操作数的真实地址,称为形式地址,记作A。 有效地址:操作数的真实地址称为有效地址,记作EA,由寻址方式和形式地址共同确定。 一般,指令的格式如下: 操作码 寻址特征 形式地址A 1、立即数寻址 所需的一个操作数在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 不需要计算有效地址,不用访存,无需寻址。 立即数 OP # A 说明 立即寻址只能作为双操作数指令的
2017-04-05 约4.98千字 47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课后部分答案.docx
7.1 什么叫机器指令?什么叫指令系统?为什么说指令系统与机器指令的主要功能以及与硬件结构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机器指令:是CPU能直接识别并执行的指令,它的表现形式是二进制编码。机器指令通常由操作码和操作数两部分组成。指令系统:计算机所能执行的全部指令的集合,它描述了计算机内全部的控制信息和“逻辑判断”能力。 指令系统是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接口部分,是全部机器指令的集合。7.2 什么叫寻址方式?为什么要学习寻址方式?寻址方式:指确定本条指令的数据地址以及下一条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的方法,它与硬件结构紧密相关,而且直接影响指令格式和指令功能。学习寻址方式,是为了找到指令中参与操作的数据,
2017-05-07 约2.96千字 7页 立即下载
-
19_计算机组成原理答案_第七章.doc.ppt
8. 某机指令字长16位,每个操作数的地址码为6位,设操作码长度固定, 指令分为零地址、一地址和二地址三种格式。若零地址指令有M种, 一地址指令有N种,则二地址指令最多有几种?若操作码位数可变, 则二地址指令最多允许有几种? 解:1)若采用定长操作码时,二地址指令格式如下: 4 6 6;10. 试比较基址寻址和变址寻址。 解:比较如下: 1)都可有效地扩大指令寻址范围。
2017-05-05 约2.61千字 15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原理第七章.ppt
第7章 指 令 系 统 7.1 机器指令概述 本 节 结 束 7.2 操作数和操作类型 本 节 结 束 7.3 寻址方式 本 节 结 束 7.4 指令格式举例 本 节 结 束 7.6 RISC技术 本 章 结 束 (1) 相对寻址举例 M 随程序所在存储空间的位置不同而不同 EA = ( M+3 ) – 3 = M – 3 * LDA # 0 LDX # 0 ADD X, D INX CPX # N BNE M DIV # N STA ANS M M+1 M+2 M+3 而指令 BNE 与
2017-06-01 约7.09千字 49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三版~)课后答案~.doc
-
1
计算机是一种能自动地、高速地对各种数字化信息进行运算处理的电子设备。
2
冯诺依曼计算机体系结构的基本思想是存储程序,也就是将用指令序列描述的解题程 序与原始数据一起存储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只要一启动,就能自动地取出一条条指令并执行之,直至程序执行完毕,得到计算结果为止。
按此思想设计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包含: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各部分的作用见教材:P10—P12
3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代。
第一代:见教材P1
第二代:见教材P2
第三代:见教材P2
第四代:见教材P2
4系统软件定义见教材:P12—13,应用软件定义见教材:P12
5见教材:P14—1
2018-11-06 约1.95万字 25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四].ppt
7.4 DMA方式 7.4.1 基本概念 1、定义 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访问)是一种完全由硬件执行I/O交换的工作方式. 在这种方式中,DMA控制器从CPU完全接管对总线的控制,数据交换不经过CPU,不需要CPU暂停现行程序为设备服务,而直接在内存和I/O设备之间进行. DMA方式一般用于高速传送成组数据. 2、DMA和中断的区别 (1) 中断是程序切换,需要保护和恢复现场;而DMA方式除了开始和结束时,不占用CPU的任何资源; (2) 对中断请求的响应时间只能发生在每条指令执行完毕时;而对DMA请求的响应时间可以发生在每个机器周期结束时; 2
2017-06-01 约4.69千字 22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一]技术总结.ppt
第七章 输入 输出系统;输入输出(I/O)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控制与实现主机与外界交换数据的软、硬件系统. 它包括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输出接口(接口控制器)及相关控制软件,其中I/O接口是用来连接主机与I/O设备的,三者的关系如下:; ;;;;;2.寻址
CPU欲访问的设备号通过地址线送至所有设备的接口,每个接口均具有选址功能,只有当地址线上的设备号与本接口的设备号一致时,相应的设备才能通过命令线、状态线和 数据线与主机交换信息.;3.传送主机指令
只有被选中设备接口中的“控制端口”才能接受和识别主机传送来的命令,并将命令传送到设备.;4.传送数据及缓冲
(1) 接口中必
2017-04-18 约2.89千字 40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 外存与I0设备.ppt
* * * * * * * * * * * * * * * * 7.6显 示 设 备 2、有关概念 分辨率:显示器所能显示的像素个数。像素越密,分辨率越高,图象越清晰。它取决于显像管荧光粉的粒度,荧光屏的尺寸以及CRT电子束的聚焦能力。 灰度级:像素点的亮暗差别(黑白)颜色的不同(彩色)。灰度级越多,图象层次越清楚越逼真。它取决于每个像素对应的刷新存储器的位数以及CRT本身的性能。 * 7.6显 示 设 备 刷新:电子束打在荧光粉上引起的发光只能维持几十毫秒的时间。因此必须让电子束反复不断地扫描整个屏幕,该过程称为刷新。刷新频率越高,显示越没有闪烁。50Hz(至少) 刷新存储器(视频存储器、
2017-07-26 约1.22万字 82页 立即下载
-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一]汇总.ppt
例:设某外设向CPU传送信息的最高频率为40K次/秒,而相应中断处理程序的执行时间为40μS.问该外设可否采用中断方式工作?为什么? 解: 该外设传送一个数据的时间为1/40=25μS,即请求中断的周期为25μS,25μS40μS,会丢失数据,所以该设备不能采用中断方式工作. 结论:程序中断方式一般用于连接低速设备. 7.3.1 中断的基本概念 二、中断系统的作用 1、使CPU与I/O设备并行工作 下图为由打印机引起的I/O中断时,CPU与打印机并行工作的时间示意图. CPU 执行主程序 启动 打印机 继续执行 主程序 响应中断 传输 数据 响应返回 继续执行 主程
2017-06-10 约字 40页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