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区域地理 4-2-1中国地理概况课件 湘教版.ppt

发布:2016-11-21约7.84千字共1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首要任务是树立明确的空间概念,加强空间定位能力的培养。要借助地图,通过反复观察地图、填写空白地图等方式熟悉、记忆地理事物的分布,并且要积极地进行思考“这个区域是哪里?”“这个区域中存在什么地理事物?”“这些地理事物为什么存在于这个区域?”。 其次研究区域中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自然和人文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及相互制约的关系,抓住该区域的主要特征,以此作为区域分析的发散点,分析主要特征与其他要素之间的整体性。再次是研究该区域中存在的问题及资源开发的措施等,灵活运用区域比较的方法,学会迁移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1)俄罗斯自然地理分布图中,图例A、B、C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图例B分布区域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图所表示的自然环境要素是________,其中E表示________,F表示________。 (3)澳大利亚自然地理分布图中D表示的地理事物分布广泛,原因是什么?导致其南回归线附近东西两岸自然环境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4)虽然俄罗斯和澳大利亚境内地势平缓的地区面积广大,但两国的垦殖指数都不是很高,试分析主要的自然原因。 一、中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 3.各省级行政区在全部的行政区划中特征明显、突出,成为全国之最,具体如下表: (1)四省区中,春分日最先看到日出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四省区中,地处内陆且不与邻国接壤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D (2)C 解析:第(1)题,据各省区轮廓可判断出:①为云南省,②为广东省,③为湖北省,④为黑龙江省。黑龙江省地处我国最东端,春分日在四省区中将会最先看到日出。第(2)题,①、③、④三省都地处内陆,但湖北省不沿边(疆),不与邻国接壤。 二、我国的人口和民族 1.众多的人口 (1)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____________。 (2)人口政策:____________是基本国策。 (3)分布状况:分布________,以____________一线为界,此线________人口密度大,此线________人口密度小。 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1)民族人口数量:________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少数民族中________人口最多,有1600多万人。 (2)民族分布: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特点: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________、西北和______地区。 自主核对 1.(1)快 (2)计划生育 (3)不均 黑河—腾冲 东南 西北 2.(1)汉族 壮族 (2)大杂居 小聚居 西南 东北 1.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性的表现 (1)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2)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内陆干旱的高山、高原地区人口少; (3)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少; (4)汉族居民集中的地区人口多,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少。 2.东西部人口分布差异及成因 (1)PQ线的位置为________,它反映了________。 (2)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地区是____________。 (3)图中数据表明东部地区人口分布集中,西部地区人口分布稀疏。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我国人口除分布不均外,在人口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 三、中国的地形 自主核对 1.西高东低 阶梯状 山区 2.(1)天山 秦岭 (2)大兴安岭 巫山 武夷山 台湾山脉 (3)祁连山 (4)贺兰山 (5)喜马拉雅山 思考:地形、地势特点对我国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如下表所示: 中国主要山脉的地理意义 归纳总结 我国主要地形区及特点 (1)四大高原:青藏高原雪山连绵,为“世界屋脊”,突出一个“高”字,内蒙古高原广阔坦荡,突出一个“平”字,黄土高原黄土深厚,沟壑纵横,突出一个“沟”字,云贵高原岩溶广布,崎岖不平,突出一个“岖”字。 (2)四大盆地:四川盆地山清水秀,塔里木盆地沙漠广布;准噶尔盆地形似三角;柴达木盆地用盐铺路。 (3)三大平原:东北平原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华北平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纵横交织,湖泊星罗棋布。 (4)三大丘陵:辽东、山东、东南丘陵。 (1)从等高线的形状分析,中部地形是________。 (2)这个地形区的海拔平均为________米左右,是我国的__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