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考试题和答案解析.docx
血液透析考试题和答案解析
一、填空题
1.血液透析是利用半透膜原理,通过______和______来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答案:弥散、超滤
解析:弥散是溶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移动,是清除小分子物质的主要机制;超滤是在跨膜压力差的作用下,水分从压力高的一侧向压力低的一侧移动,用于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
2.透析器复用的次数应根据透析器______、______及______等综合决定。
答案:膜的完整性、透析效率、膜的性质
解析:膜的完整性是保证透析过程安全的基础;透析效率影响透析治疗的效果;膜的性质如膜材料等也会影响复用的可行性和效果。
3.动静脉内瘘穿刺应采用______或______方法,避免定点穿刺。
答案:绳梯法、区域法
解析:绳梯法是沿着血管走行,像爬绳梯一样交替穿刺不同部位;区域法是将内瘘血管分成若干区域,轮流在不同区域穿刺,避免定点穿刺可减少内瘘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
4.血液透析患者常用的抗凝剂有______和______。
答案: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解析:普通肝素价格相对便宜,抗凝作用迅速,但需要监测凝血指标;低分子肝素生物利用度高,半衰期长,出血风险相对较低,一般无需常规监测凝血指标。
5.透析液的成分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缓冲剂。
答案:钠、钾、钙、镁
解析:这些电解质成分在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酸碱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透析液中这些成分的浓度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6.血液透析患者理想的干体重是指患者在______状态下,既没有______,也没有______时的体重。
答案:水钠平衡、水潴留、脱水
解析:干体重是评估血液透析患者容量状态的重要指标,准确的干体重设定有助于提高透析治疗的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7.透析中低血压是指透析中收缩压下降______mmHg以上或平均动脉压降低______mmHg以上。
答案:20、10
解析:这是临床上判断透析中低血压的常用标准,及时发现和处理透析中低血压对于保证透析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至关重要。
8.动静脉内瘘成熟一般需要______周,最好在______周后开始使用。
答案:4-8、8-12
解析:内瘘成熟需要一定时间,过早使用可能导致内瘘损伤和使用寿命缩短,在合适的时间使用可以提高内瘘的成功率和使用效果。
9.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______g/(kg·d),其中优质蛋白应占______以上。
答案:1.2-1.5、50%
解析: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透析过程中会丢失一定量的蛋白质,因此需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优质蛋白含必需氨基酸丰富,更符合人体需要。
10.透析用水的细菌培养应______检测1次,内毒素检测应______检测1次。
答案:每月、每3个月
解析:定期进行细菌和内毒素检测是保证透析用水质量的重要措施,以防止感染和内毒素血症等并发症的发生。
二、单选题
1.血液透析时,血流量一般应维持在()
A.50-100ml/min
B.100-150ml/min
C.200-300ml/min
D.300-400ml/min
答案:C
解析:一般来说,血液透析时合适的血流量为200-300ml/min,这样可以保证足够的溶质清除和治疗效果。血流量过低会影响透析效率,过高可能会增加患者的心脏负担和血管损伤风险。
2.以下哪种情况不是血液透析的绝对禁忌证()
A.严重休克
B.颅内出血伴有颅内压增高
C.急性心肌梗死
D.慢性肾衰竭
答案:D
解析:慢性肾衰竭是血液透析的主要适应证之一。而严重休克时患者循环不稳定,无法耐受透析;颅内出血伴有颅内压增高进行透析可能加重出血和颅内压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时患者心脏功能不稳定,透析可能增加心脏负担,这些情况通常是血液透析的相对或绝对禁忌证。
3.透析器复用后,其有效面积应不低于原有面积的()
A.50%
B.60%
C.70%
D.80%
答案:D
解析:为保证透析效果,复用透析器的有效面积应不低于原有面积的80%,如果有效面积过低,会影响透析的溶质清除能力。
4.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的角度一般为()
A.5°-10°
B.15°-30°
C.30°-45°
D.45°-60°
答案:B
解析:动静脉内瘘穿刺时,穿刺针与皮肤呈15°-30°角进针较为合适,这样可以较好地进入血管,减少血管损伤和血肿形成的风险。
5.血液透析患者首次透析时间一般为()
A.1-2小时
B.2-3小时
C.3-4小时
D.4-5小时
答案:B
解析:首次透析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为2-3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