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儿童早期家庭训练ABC_B篇.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B 交流语言篇
贾美香主编
本篇简要介绍一些通过活动和游戏的方式来提高儿童认知
能力、语言的理解及沟通能力,运用的方法和训练的用具都
很简单,因此,十分适合家庭训练的需要。
1、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缺乏眼光对视,叫其名字好似没听见,无何反
应。我们可以将小孩放在大人腿上,大人坐在椅子上,使孩子和大人
面对面,然后大人可以在自己的面部戴上不同的面具, 以引起孩子的
注意,开始可以是瞬间的对视,只要孩子去注视你,就给予食物的强
化,这样不断刺激, 以使孩子注视你的时间从开始的几秒钟延长至几
分钟,增强孩子与你眼光对视的时间, 以给接下来的对视训练打下基
础。
2 、铃儿响叮当:可以准备几个彩色的氢气球,在每个氢气球的下面
拴上小铃铛, 把其中一个氢气球用彩色丝线系着, 拴在孩子的手腕上
或脚腕上,妈妈轻轻碰下气球,气球就会左右摆动,引起铃铛叮叮当
当想,彩色气球的视觉刺激和铃铛的听觉刺激都可以引起宝宝的注
意,这样宝宝就会注视气球,并且高兴地手舞足蹈,宝宝的手和脚动
一动气球就会随之飘动, 会使宝宝感到新鲜和愉快, 不断发出高兴的
笑声叫声。
3、训练孩子对声音的分辨能力。
首先练习让孩子能分辨出妈妈的声音,当你叫孩子的名字时,要
让他有所反应,开始一定是近距离的, 而且一定要让孩子能够看到你。
如果面对面坐着或者面对面站着,叫孩子名字让他回答“哎” ,但若
他不回答也要让他看到你的面部,只要孩子答应了,或看你了,就给
他鼓励(给他食物或者轻吻他) 。对于不回答的或者根本不看的孩子
要用双手托起孩子的面颊即能看到你, 这样多次重复, 每次时间可为
几秒钟,渐渐加长至几分钟,并在身体的辅助下,随着多次训练不断
强化,可以将距离拉远,如隔着一房间或在室外等等,若 10 次中孩
子有 8 次是有反应,便渐渐减少强化物的出现,但要再次日或隔 2-3
天还要反复练习,直到每次叫他均能看你,并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反
复的训练已基本达到目的。
4 呼吸练习:首先要训练呼吸器官, 在此基础上使孩子能够更好的使
用呼吸器官开控制说话时的气息。 如我们可以教孩子吹蜡烛。 如点燃
一支小红蜡烛,放在孩子面前,开始让孩子去模仿大人吹的动作,将
蜡烛适当离孩子近一点,大约 20 公分左右,当他在使劲吹时,可能
会夹杂一些声音的杂音, 父母要及时给予肯定并做出夸大的动作, 让
孩子去模仿, 可以嘴巴张得大大的, 并且使声带振动, 发出 (a),,
扑(pu)的声音,在将难度加大,距离拉远。训练中,不断辅助以强
化物及语言提示。既训练了呼吸又可以过渡到简单的发音。 (还可以
让孩子吹口琴、吹哨子、吹纸片、吹气球和吹热水等等)
5 发音训练: 孩子从不开口不发音到开口发出毫无意义的单音, 是要
经过无数次的训练。 如给孩子创造一些情景, 在游戏中刺激孩子大声
的笑或跟孩子玩挠痒痒, 都孩子发出笑声。 也可以故意让孩子不高兴
或大声的哭,这些都可以增加孩子的胸肌、膈肌及腹肌的运动,有意
识地使他呼吸加快, 刺激声带振动并让其摸我们的声带部位, 让他去
感受我们在发音时的声带振动, 并作出一些夸张的动作, 大声发音使
他能清楚地触摸感受发音时的振动。
6 口、唇、舌、鼻的训练:与孩子面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