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精度设计基础 第六章 典型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pptx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第六章典型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1滚动轴承简介滚动轴承是精密的标准部件12341—外圈2—内圈3—滚动体4—保持架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2滚动轴承精度规定国家标准:GB307.1—2017《滚动轴承向心轴承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和公差》1、滚动轴承公差等级0、6、5、4、2级,共五级0级为最低级,2级为最高级。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2滚动轴承精度规定内圈内径d公差外圈外径D公差内圈平均内径dmp公差外圈平均外径Dmp公差目的:(1)控制加工误差;(2)控制运输过程中变形原因:轴和座孔在径向刚性上比套圈强,如:轴是椭圆,则内圈内径也相应呈现椭圆配合起作用的是:平均直径。2、国家标准对轴承尺寸规定了两种公差:设计时考虑平均直径公差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2滚动轴承精度规定3、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规定:(1)大小:按公称尺寸、轴承公差等级查P40表2-16和2-17选取。如图1.1: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2滚动轴承精度规定3、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规定:(2)公差带的位置图2-23滚动轴承内径和外径的公差带轴承内径、外径公差带均在零线的下方。上偏差均为零。
讨论问题:比较分析以下两组配合的异同点:(1)轴承内圈与?25j6()(2)?25H7/j6相同点:不同点:轴承孔,标准件基孔制②孔、轴公差带相对位置交叠③配合性质①孔公差带大小位置+21基准孔H,基孔制①基准制过渡配合过渡配合(偏紧?偏松?)轴承内圈内径-8交叠过渡配合(较紧),配合精度较高②轴公差带Φ25j6Φ25j6+0-+9-4?25+0-+9-4?25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3选择与轴承配合的轴颈和座孔公差带1、选取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1)轴颈公差带的种类(见P41)图2-240级公差轴承与轴配合的常用公差带关系图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3滚动轴承的配合件尺寸公差及其选择1、选取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带(2)轴承座孔孔径公差带的种类P42图2-250级公差轴承与轴承座孔配合的常用公差带关系图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3滚动轴承的配合件尺寸公差及其选择2、采用“类比法”选择轴颈和座孔公差带:即:P42-44,查表2.18~2.21。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3滚动轴承的配合件尺寸公差及其选择2、采用“类比法”选择轴颈和座孔公差带:表2-19向心轴承和轴承座孔的配合——孔公差带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3滚动轴承的配合件尺寸公差及其选择3、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1)运转条件:指套圈相对载荷的运动情况。套圈(指内、外圈)的运动状态研究的对象套圈承受的径向载荷情况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6.1.3滚动轴承的配合件尺寸公差及其选择3、选择时应考虑的因素:(1)运转条件套圈运转情况典型示例示意图套圈承载情况推荐的配合内圈旋转外圈静止载荷方向恒定皮带驱动轴内圈承受旋转载荷外圈承受静止载荷内圈过盈配合外圈间隙配合内圈静止外圈旋转载荷方向恒定传送带托辊汽车轮毂轴承内圈承受静止载荷外圈承受旋转载荷内圈间隙配合外圈过盈配合内圈旋转外圈静止载荷随内圈旋转离心机、振动筛、振动机械内圈承受静止载荷外圈承受旋转载荷内圈间隙配合外圈过盈配合内圈静止外圈旋转载荷随外圈旋转回转式破碎机内圈承受旋转载荷外圈承受静止载荷内圈过盈配合外圈间隙配合表2-22轴承套圈运转及承载情况(GB/T275—2015)
套圈运转、承载情况:内圈旋转,外圈静止,载荷方向恒定如:图(a)所示。载荷——径向载荷Fr。内圈滚道的圆周上依次承受径向载荷即:内圈承受旋转载荷。外圈滚道在局部承受载荷,即:外圈承受静止载荷。表2-22第一行
套圈运转、承载情况:内圈旋转,外圈静止,载荷随内圈旋转(同方向同速):内圈滚道在局部承受载荷,即:内圈承受静止载荷。外圈滚道的圆周上依次承受径向载荷,即:外圈承受旋转载荷。表2-22第三行
6.1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