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古建筑砖石结构现场勘查技术规范.docx

发布:2025-02-10约1.77万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DB11/TXXXX—XXXX

1

古建筑砖石结构现场勘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建筑砖石结构现场勘查的基本规定、现状测绘和影像记录、结构勘查、病害勘查、材料检测、分析与评价、勘查报告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下列古建筑砖石结构的现场勘查:

a)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砖石结构;

b)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建筑砖石结构。

其他具有砖石结构的文物及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砖石结构等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GB/TGB/T

12979

30688

39056

近景摄影测量规范

馆藏砖石文物病害与图示

古建筑砖石结构维修与加固技术规范

GB50026工程测量标准

GB/T50104建筑制图标准

JJG1152工业测量型全站仪检定规程CH/T6005古建筑测绘规范

DB11/T1190.2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第2部分:石质构件DB11/T1597文物建筑勘察设计文件编制规范

DB11/T1796文物建筑三维信息采集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砖石结构masonrystructures

用砖、石和灰浆砌筑而成的主体及其地基基础和围护体系。

[来源:参考GB/T39056-2020,补充了地基基础和围护体系]

3.2

主体结构majorstructure

DB11/TXXXX—XXXX

2

基于地基与基础之上的建筑承重骨架,承担和传递上部荷载,维持上部结构整体性、稳定性和安全性的体系。

[来源:GB/T39056-2020]3.3

围护系统buildingenvelopesystem

由屋面、墙体、门窗装修等组成的,满足古建筑防水、保温、隔声等建筑功能的体系。[来源:GB/T39056-2020]

3.4

重点保护部位keyprotectionarea

古建筑中突出体现该建筑的历史、艺术、科学以及社会和文化价值的部位。3.5

砌体masonry

用砖、石类块体和灰浆砌筑而成的台基、台阶、墙、柱、桥、塔等实体。[来源:参考GB/T39056-2020,补充了桥、塔]

3.6

勘查reconnaissanceandsurvey

对古建筑场地地质、环境、结构体系、保护现状和主要病害等进行调查、检查、检测、监测,编制成果文件,为后期保护工程的设计与实施提供资料的活动。

[来源:GB/T39056-2020]3.7

病害disease

在长期使用、保存过程中,由于自然、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古建筑砖石结构在材料、结构构造、外貌形态上发生的一系列引起古建筑砖石结构出现损伤、变形等现象。

4基本要求

4.1勘查工作应符合最小干预的保护原则,采用无损或微损探测、原位测试与取样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式进行。

4.2勘查应根据国家文物保护基本法规及相关标准,获取古建筑现状及环境资料,并进行现状测绘、检查、检测、监测、分析评价等工作。

4.3勘查工作应在初步调研文物病害主因的基础上进行,病害主因与地基基础有关联时,应同时进行地基基础勘查和主体结构勘查,其他情况下可只进行主体结构勘查。维修与加固施工期间若发现与之前

认识不一致的问题和现象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勘查。

4.4勘查除应遵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和北京市有关标准的规定。

5勘查程序

DB11/TXXXX—XXXX

3

5.1古建筑砖石结构现场勘查工作程序宜按照图1规定的调研与初勘、风险评估、勘查方案制定、详细勘查、分析评价、勘查报告的流程进行。

图1古建筑砖石结构现场勘查工作程序

5.2调研与初勘应包括下列基本内容:

a)调研应包括下列内容:

1)区域气象、水文、地质、地震资料;

2)历史文献、考古成果、历史沿革及保护等资料;

3)使用条件改变、用途变更等情况;

4)历次维修与加固情况;

5)历史受灾情况。

b)初勘应包括下列内容:

1)按资料核实古建筑现状;

2)调查实际使用条件和内外环境;

3)查看现状病害、损伤、残损以及其他问题,并进行初步分析;

4)走访有关人员。

5.3应根据调研和初勘情况,对古建筑在现场勘查过程中对文物本体、周边环境可能造成的损伤风险等进行识别和评估,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围绕价值保护开展现场勘查工作。

5.4勘查方案应根据现场调研与初勘情况结合古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