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维护加固技术规范 石结构.docx
DB11/TXXXXX—XXXX
3
古建筑维护加固技术规范石结构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古建筑石结构的勘查、评估、维护、加固、验收要求等。本文件适用于下列石结构的维护与加固:
a)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筑石结构;
b)尚未核定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但被登记为不可移动文物的古建筑石结构。其他具有保护价值的古建筑石结构、构筑物等石结构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9056古建筑砖石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003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367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702砌体结构加固设计规范
CJJ39古建筑修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北方地区)JGJ123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59古建筑修建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JTG/TJ22公路桥梁加固设计规范
DB11/T1190.2古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技术规范第2部分:石质构件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古建筑ancientbuilding
运用传统材料、传统技术建于1840年以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社会和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来源:GB/T39056-2020,3.1.5]3.2
石结构stonestructures
由石质材料搭建而成的砌体或构件。包括石砌体、石桥、石牌坊等砌体或石梁、石枋、石栏板、望柱、阶条等构件。
3.3
DB11/TXXXXX—XXXX
4
结构加固strengtheningstructure
对安全性不足的石结构,整体或局部采取的增强措施。3.4
病害disease
在长期使用、保存过程中,由于自然、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古建筑石结构在材料、结构构造、外貌形态上发生的一系列引起古建筑石结构损毁的现象。
3.5
损伤damage
由于荷载作用、环境侵蚀、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等对结构构件造成非正常的位移、变形、开裂及材料的破损和劣化等损害。
[来源:GB/T39056-2020,3.1.10]3.6
风化weathering
石结构在温度变化、水的危害、大气及生物作用等长期影响下发生的表面破坏。
4基本要求
4.1古建筑中石结构维护与加固应贯彻不改变原状、最低限度干预、保护文化传统、使用恰当的保护技术原则,达到防灾减灾、延年益寿的目的。
4.2古建筑中石结构及其相关工程的维护与加固,应在对古建筑残损现状全面勘查测绘的基础上,制定周密可行的方案,明确要保持的建筑法式特征。
4.3古建筑的维护与加固宜按照下列程序进行:
a)确立维护与加固的目的、范围及要求;
b)调查研究,确定历史年代和风格特点;
c)勘查;
d)评估;
e)制定维护、加固设计方案;
f)按照相关程序审批后进行维护、加固施工;
g)验收,资料归档。
4.4勘查工作应符合最小干预的保护原则,采用无损或微损探测、原位测试与取样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探方式进行,避免损伤古建筑本体。
4.5石结构的维护与加固设计,应综合考虑其文物价值及技术经济效果,避免不必要的拆除或更换。
4.6古建筑石结构的维护与加固施工应遵守下列规定:
a)替换下的原构件不得擅自处理,应统一交由文物主管部门处理;
b)若发现隐蔽结构的构造有严重缺陷,或所处的环境条件存在有害因素时,应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c)对于通过加固可以继续使用的构件应尽可能保留,石结构的加固新增部分,宜易于拆除并且不因拆除它们而损伤古建筑的原有部分。对必须更换的构件,应在隐蔽处注明更换日期;
d)认真做好维护与加固记录及竣工图,真实反映维护与加固过程,全套技术资料应存档备查。
DB11/TXXXXX—XXXX
5
5勘查
5.1一般规定
5.1.1古建筑石结构勘查内容应包括:收集相关资料、现场勘查、病害勘查、材质勘查、历代维护与加固勘查。
5.1.2勘查工作应在初步分析造成文物病害主因的基础上进行,病害主因与地基与基础(含台基)无关时,可只进行主体结构勘查;病害主因与地基与基础有关联时,应同时进行地基与基础勘查和主体结构勘查。维护与加固施工期间若发现与之前勘查结果不一致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补充勘查。
5.2收集资料
5.2.1勘查时应获取历史、环境、工程与水文地质、地基与基础、主体结构、保护现状等基础资料及其他有害影响因素资料。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