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征求意见稿).pdf

发布:2025-03-14约7.54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43.040.50

T21

团体标准

T/CAAMTBXXXX-XXXX

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Technicalrequirementsandtestmethodsofdualmassflywheel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发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

T/CAAMTBXXXX-XXXX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标准主要起草人:××。

II

T/CAAMTBXXXX-XXXX

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质量飞轮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内燃机为动力的双质量飞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

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

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9239.1-2006机械振动恒态(刚性)转子平衡品质要求第1部分:规范与平衡允

差的检验

QC/T1050-2016乘用车双质量飞轮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双质量飞轮

双质量飞轮由两个质量部分组成,初级质量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连接,起到传统飞轮的

作用,次级质量通过弹簧减振器与初级质量连接为整体。

3.2

初级质量

置于曲轴后端,与发动机曲轴刚性连接的部件,包括前壳体、后壳体、轴承等。

3.3

次级质量

与离合器或变速箱输入轴连接的部件,包括传力板、密封碟垫、摩擦盘等部件。

3.4

基础阻尼力矩

在初级质量相对于次级质量正反两个方向进行扭转时,在弹簧尚未工作前所测得的扭

转力矩值之和,见图1中的F1值。

3.5

自由转角

1

T/CAAMTBXXXX-XXXX

次级质量从零位分别向正反两个方向扭转到弹簧尚未压缩时的扭转角度之和,见图1

中的J1值。

3.6

扭转刚度

初级质量与次级质量相对扭转过程中扭矩与转角的比值,见图1中的K值。

3.7

极限转角

初级质量与次级质量间的最大相对扭转角度,见图1中的Ab。

3.8

极限扭矩

初级质量与次级质量相对扭转到极限转角时所测得的最大扭矩值,见图1中的Tb值。

3.9

驱动方向

当双质量飞轮初级质量与次级质量相对扭转时,次级质量的扭转方向与发动机的旋转方

向相反时的方向。

3.10

滑行方向

当双质量飞轮初级质量与次级质量相对扭转时,次级质量的扭转方向与发动机的旋转方

向相同时的方向。

表1双质量飞轮扭转特性曲线示图

2

T/CAAMTBXXXX-XXXX

4技术要求

4.1扭转特性

4.1.1基础阻尼力矩F1

基础阻尼力矩应在2Nm-20Nm之间。

4.1.2自由转角J1

自由转角最大值不应超过15°。

4.1.3极限扭矩T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