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8约7.0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2024学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七中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历史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它借助于一种伟大的宗教和共同的制度,把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以及非洲不同部落的人团结在一起。……它不仅造就了一个出类拔萃的多元社会,而且创造了一种有着许多独创发现和成就卓越的遗产”。这一“伟大宗教”的创始人是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默罕默德 D.汉谟拉比

2.恩格斯说:“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他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这说明

A.恩格斯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永恒的真理

B.恩格斯承认马克思主义是解决一切问题的钥匙

C.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去研究和解决问题

D.只有接受实践的检验,科学的理论才有生命力

3.杨村战役之后,因为遭到聂士成军队的顽强抵抗,有西方记者认为“这场战争已经无法取得胜利”。俄国记者扬切韦茨基描述天津战役时写到:“整整五个小时联军都被中国人的炮火压在泥里动弹不得”。“这场战争”

A.进一步破坏中国领土主权完整

B.迫使清政府允许其在华投资设厂

C.将战火从广东扩大到了华北地区

D.使列强获得武装控制京津的特权

4.下图是根据我国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外政策部分中“革命”“和平”“斗争”三个词汇出现的频率而制作。对图中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被动 B.国内外形势影响外交战略

C.外交领域的意识形态增强 D.我国在国际事务中贡献大

5.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部分行业指标和完成数表

上表反映了苏联

A.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 B.快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愿望

C.军事实力与美国相匹敌 D.斯大林模式受到严重冲击

6.夏朝没有留下直接的文献史料,有关记载多为转手材料,有些具有传说性质,所以夏的存在引起学者的怀疑。二里头遗址发现后,怀疑的看法逐渐减少。这是因为

A.该遗址的发现证明夏的传说有一定真实性

B.该遗址的考古发现与有关夏的文献记载一一对应

C.该遗址一定程度上证明了夏的存在

D.该遗址的考古发现属于原始材料

7.布莱克在《二十世纪欧洲史》写到:“这是一种苛刻的和平。各种和平条约总是由战胜国拟订,并且表现出战时的激怒之情。惩罚敌人是和平条约中惯用的手段。和平条约很可能都是片面之词的文件,这可以由人们总是假定只是战败国才犯了破坏作战规则的罪行或犯了产生战犯的罪行一点来表明。凡尔赛条约对这一切也不例外。”布莱克的主要观点是

A.凡尔赛条约太过于苛刻 B.凡尔赛条约具有片面性

C.只有德国犯了严重的罪行 D.德国不应承担全部责任

8.美国学者弗格森认为“希腊城邦是一个有着独特内在构造的单细胞有机体,除非进行再分割,否则无法发展,它们可以无限制地复制同类。但这些细胞,无论新旧,都无法联合起来,形成一个强大的民族国家”。这是因为古希腊

A.以小为美的城邦自治情结浓厚 B.裂变式殖民扩张加剧母邦矛盾

C.自然地理环境决定其国家结构 D.泛希腊主义文化认同感很微弱

9.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制度,在中央设盐铁丞总管全国盐铁事业,地方郡县设盐官或铁官经营盐铁产销,民私自煮盐和铸铁,处钛左趾刑罚,工具及产品没官。汉武帝这种做法

A.加强了地方权力 B.推动了盐铁生产

C.抑制了商人势力 D.削弱了封国力量

10.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陈独秀强调的是

A.提高国民觉悟是政治变革的前提

B.民主共和的观念尚未深入人心

C.辛亥革命完成了政治革命的任务

D.辛亥革命后中国政治生态优化

11.下表记载的是1867~1892年中国进口棉花和棉纱价格变动情况。表内记载情况表明,当时

A.各类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

B.进出口贸易以棉花和棉纱产品为主

C.洋棉和洋纱已占据市场的主体地位

D.农民家庭棉纺织业受冲击日益严重

12.“在人类数千年历史上,那些与中国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大致相当、且同样以血缘关系为主要纽带的民族或国家,几乎无一例外地实行君主制……春秋时期,曾经出现过无数次弑君现象,但是每次弑君过后,仍旧不得不寻找一位与王室有关的人出任国君,而从未有任何人主张通过民主选举来确定国家领导人。”通过材料作者意在强调君主制:

A.象征专制、黑暗、野蛮 B.维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