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高中地理会考知识点总结.docx

发布:2019-04-19约1.2万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 月系 地 月 系 太阳系 河外星系总星系银 河系 河外星系 总星系 银 河 系 其他行星 其他恒星 系 天体是指宇宙中各种形态物质的总称。 系 几种常见的天体: 恒星、星云、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 2、天体系统 (1)宇宙中的各种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而形成宇宙天体系统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按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木之间。三、存在生命的星球——地球是一颗特殊的行星 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宇宙环境 2、地球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地球的质量适中(大气)、液态水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源源不断的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3、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二、影响太阳辐射能的因素 1、太阳高度角(纬度)2、海拔高度 3、天气状况三、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大气结构: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①黑子(光球)②耀斑(色球)③太阳风(日冕) 3、对地球的影响:①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②对地球磁场的影响, 产生磁暴现象;③作用于两极上空大气,产生极光;④对气候的影响 地球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角速度 线速度 自转 自西向东( 北 逆南顺) 一个恒星日 23 时 56 分 4 秒 除极点都是 15 每小时 从赤道向两 极递减 公转 自西向东( 北 逆南顺) 一个恒星年 365 日 6 时 9 分 10 秒 约 1 度每天 近日点最快 远日点最慢 正午太阳高度角夏至日:北回归线及其以北达到最大值,南半球达到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及其以南达到最大值,北半球达到最小值 昼夜长短分布:夏之日:北半球达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北越长,南半球相反冬至日:南半球昼达到最大值,越往南昼越长,北半球相反 地震波传播介质 地震波 传播介质 通过莫霍界面 通过古登堡界面 纵波P 固液气 明显加快 突然下降 横波S 固体 明显加快 突然消失 根据地震波的这种变化特征,我们把地球分成三层(地壳 17km、地幔 2900km、地核) 大气的受热过程(自己写出): 风 所受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平气压梯度力 风 所受 地面的风 地转偏向力 空的风 地转偏向力 平气压梯度力 平气压梯度力 最后风向 力 与等压线成一个夹与等压线平行 力 写出五代的名称和分界线 水 、 、 高 角 、摩 水 自己标出 、 近 常见天 气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降雨 区域 举例 冷锋 晴朗, 温高压低 阴雨大风天气 晴朗温低压高 锋后 北方夏季暴雨, 冬天冷空气南下, 沙 尘暴 暖峰 晴朗, 温低压 高 连续性降雨 晴朗温高压低 锋前 逆 逆 夏威夷高压 印度低压 夏季 阿留申低压 亚高压 蒙古西伯利 低 冬季 长江伏旱、秋高气爽天气 太平晴洋朗干燥 北顺南 间亚高欧,大四陆周 中 气反压气分旋布 夏季南方的暴雨台风 阴雨天气 北逆南顺 中间低, 四周高 气旋 典型天气 对应天气 运动方向 气压状况 常见天气 气候类型 分布范围 气候特点 成因 热带雨林气候 赤道地区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的控制,气流上升高温多 雨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 30 到 40 度大陆西岸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暖多雨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的交替控制 温带海洋性气 候 南北纬 40 到 60 度大陆西岸 全年温暖湿润 全年受盛行西风的控制 热带季风气候 (南亚季风) 南亚地区 全年高温,有明 显的旱季和雨季 夏季:西南风(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冬季:东北风(海陆热力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 东 亚 季 风) 大陆东岸 20 到35 度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夏季:东南风 海路热力性质的差异冬季:西北风 温带季风气候 (东亚季风) 大陆东岸 35 到 55 度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夏季:东南分 冬季:西北风 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全球气候变化的表现:不同时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的可能影响:1 海平面上升 2 温度的变化 3 影响水循环的过程。 水圈的特点:连续但不规则 河流的补给形式:地下水(最稳定)、大气降水(东部地区最主要)、冰川补给(西部地区)、季节性积雪(东北地区)、湖泊水 水循环的过程(海陆间循环):蒸发、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渔场(四大渔场,秘鲁渔场原因不同,其他原因相同)、航海、污染物的扩散 通常所说的水资源:陆地上的淡水资源。包括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多年的平均径流量 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时间:夏秋多,冬春少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