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概论课件.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动画概论;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第一节 动画的起源与发展;图1-10 《滑稽脸的幽默相》剧照 ;二、动画的发展
(一)动画片的成型
1913年,第一个动画公司在纽约成立,拉武·巴瑞为自己的动画片精心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定位系统,为以后动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15年,美国人埃尔·赫德发现透明的赛璐珞片可用来替代以往的动画纸,最终使动画电影实现了大规模生产。
(二)两种倾向
随着动画片技术的不断成熟,动画创作的艺术观念逐步确立起来。法国人埃米尔·科尔和美国人温瑟·麦凯的作品分别代表了动画不同的发展走向。
温瑟·麦凯是在华特·迪士尼之前对动画艺术性及商业化进行建设性探索的功臣,他于1914年创作的真人与动画合成的影片《恐龙葛蒂》和第一部以动画表现的纪录片《路斯坦尼亚号的沉没》都代表了当时动画片艺术的最高水平,并取得了良好的商业回报。
动画家埃米尔·科尔的动画片则致力于动画视觉表现力的挖掘,极富个性和自由创作精神。
从这以后,欧美动画艺术家分别向这两个方向发展,最后形成两种倾向:一种是以讲故事的方式出现,注重商业效应,这一倾向的动画最后发展成为商业性很强的主流动画片;另一种是强调画面感觉,发挥创作者自己的个性,艺术家们把动画当作一门高尚的艺术来潜心追求,这一倾向的动画最后发展为艺术实验短片。
;三、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
根据动画艺术出现的两种不同倾向以及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动画可分为主流动画与非主流动画。
(一)主流动画
1. 美国动画的兴起与发展
1911年,美国动画家温瑟·麦凯制作出第一部动画着色影片《小尼摩》。
1915年,在巴瑞公司工作的麦克斯·佛莱雪发明了转描机,可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一五一十地转描在赛璐珞片或纸上。他在1916—1929年间创作的《墨水瓶人》(见图1-12)和《小丑可可》就是利用转描机和动画技巧制作的动画片代表作。
1919年,派特·苏利文公司的动画片???猫的闹剧》一举成功,并获得良好的商业回报,与此同时,以儿童为对象的电影销售模式发展并建立起来。
这一时期的动画艺术家还有戴夫·弗莱雪、保罗·泰利、华特·兰兹等人。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创作的卡通人物,如大力水手卜派、菲利克斯猫等,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1)迪士尼公司。华特·迪士尼是美国主流动画的主要代表。1928年,迪士尼制作出了动画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片《威利号汽船》(见图1-13),米老鼠开始成为家喻户晓的动画形象。之后,迪士尼于1932年推出了世界上第一部彩色卡通片《花与树》。1937年,迪士尼拍摄的世界上第一部动画电影《白雪公主》(见图1-14)成功地开启了动画史的新纪元,为迪士尼今后动画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接着,迪士尼又成功地创作出《木偶奇遇记》(1940年,见图1-15)、《幻想曲》(1940年,见图1-16)、《小飞象》(1941年,见图1-17)和《小鹿斑比》(1942年,见图1-18),奠定了迪士尼动画的龙头地位。
(2)其他美国动画片厂。华纳电影公司的卡通片在好莱坞占有重要地位,如《小猪波基》、《达菲鸭》、《兔八哥》(见图1-19)、《蝙蝠侠》、《钢铁巨人》、《飞天小女警》(见图1-20)等都是风靡一时的卡通片。汉纳·巴贝拉公司较著名的片集有《猫和老鼠》(见图1-21,为汉纳·巴贝拉在米高梅公司时所作)、《摩登原始人》(见图1-22)、《瑜伽熊》等,所出作品几乎垄断全美的电视卡通市场。梦工厂的《小蚁雄兵》、《埃及王子》(见图1-23)、《怪物史莱克》(见图1-24)等影片向迪士尼在美国动画的霸主地位直接发起了挑战。福克斯公司的《真假公主》(见图1-25)、《冰河世纪》(见图1-26)等片坚定了福克斯站稳美国卡通市场的信心。另外一些美国动画公司还有米高梅、派拉蒙等。
;图1-13 《蒸汽船威利》剧照;图1-16 《幻想曲》剧照;图1-23 《埃及王子》剧照;2. 日本动画
在商业动画领域,日本凭借自己的风格和巨大的产量成为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动画大国,而且随着动画片的大量输出,日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也传播到世界各地。日本动画从1956年10月成立东映动画株式会社后,开始有了迅猛的发展。在当时的领头人大川博(1894—1971年)的带领下,1958年推出了第一部取材于中国神话故事的彩色动画长片《白蛇传》(见图1-27)并大获成功,荣获第一届威尼斯儿童电影节特别奖;1959年推出了日本第一部超宽银幕动画片《少年猿飞佐助》。
手冢治虫是日本动画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他是日本新漫画的创始人,有“漫画之神”的美称。他于1966年推出日本第一部彩色电视动画系列片《森林大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