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2025学年度广西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桂鼎学校高一第二学期3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发布:2025-03-25约6.46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南宁桂鼎学校2025年春季学期3月月考

高一年级历史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赋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历史学家钱乘旦在主编的《新世界史纲要》第二章《上古时期的世界》中这样概述人类从未开化向文明世界的过渡进程(下面)。

农业的出现导致定居,导致剩余物质产品的积累,由此导致xxxx的形成,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结构分层、社会功能分化和阶级社会的形成,国家在此基础上组建。

图中“xxxx”应是()

A.社会分工B.私有制C.剥削关系D.等级制

2.埃及前王朝时期(公元前4000-前3100年)的出土文物--那尔迈调色板上有一对长颈猫科动物的形象;一对高度相似的长颈缠绕的动物形象同样出现在两河流域乌鲁克时期的一枚碧玉滚印之上。这说明()

A.古埃及文明影响西亚的文明B.古埃及与西亚存在着文明交流

C.物种交流受到统治者的重视D.古埃及与西亚有共同文明起源

3.伯利克里时期,根据雅典民主制度,下列四位人物中有资格参加公民大会的是()

A.55岁的奴隶B.25岁的妇女C.30岁的男性公民D.12岁的男性外邦人

4.公元前6世纪,印度出现贵贱分明、职业世袭、法律地位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同一时期,佛教在印度诞生,宣扬众生平等。据此可知,佛教的诞生()

A.标志印度文明的兴起B.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

C.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D.对种姓制度形成冲击

5.古罗马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元首联系在一起,把国家与其个人的归属感、安全感联系在一起,热爱罗马成为生活中一件利益攸关而且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反映出古罗马()

A.国家的凝聚力较强B.民主制度较为完善

C.公民权利得到保障D.法律制度逐渐健全

6.罗马《十二铜表法》颁布之前,作为女方结婚而附带的嫁妆,视为妻子对丈夫家的财产赠与,即使在婚姻关系解除后,该财产也无权要求返还。后来情况发生变化,约定返还制应运而生,即男女双方在婚姻缔结之时就约定,如果双方离婚,男方应当返还女方的所有嫁资。这一变化()

A.反映了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B.源于罗马统治疆域的不断扩大

C.体现了法律面前男女平等的原则D.彰显了罗马民主制度日益完善

7.中世纪的西欧法律规定,具有封臣身份就意味着必须要履行对封君的随从作战、经济援助等责任,不得背弃封君。除非封君有不公正地奴役他、未尽保护之责等行为。这说明()

A.领主实行专制集权的统治B.封君封臣制具有双向制约性

C.封君封臣制以血缘为纽带D.庄园经济强化了封君封臣制

8.某法典是古罗马法律的最高成就,也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法典,它不仅成为拜占庭帝国此后历代皇帝编筹法典的依据和蓝本,而且成为欧洲各国的法律范本。该法典是()

A.《十二铜表法》B.《罗马民法大全》

C.《法国民法典》D.《大宪章》

9.西欧城市兴起后,一些封建主仍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一些城市通过与封建主谈判,或以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赢得一定程度的自治权。这有利于()

A.民族国家的形成B.封建秩序的巩固

C.农奴地位的提升D.城市经济的发展

10.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记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但丁的《神曲》和薄伽丘的《十日谈》都受到了《天方夜谭》创作方法的影响,古代中国的造纸术和印度的棉花等都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这些说明阿拉伯人()

A.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伊斯兰文化B.首先发明了阿拉伯数字

C.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发展D.促进了东西方文化交流

11.中国传统观念认为“孝”先于“忠”。该观念传入日本后,武士道则将“忠”视为胜于一切的道德观念,臣对君的“忠”是无条件的,臣要将包括生命在内的一切献给主君。武士对于主君的感恩不止于战前主君赐予他们的领地,更在于主君对他们的“情”。据此可知,武士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