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地球和地球仪.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平六中___年级地理科集体备课教案
课题
第一章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第2课时)
主备人
李守宇
审核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掌握经线的特点、分布、变化规律,并能进行对比分析。
熟练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一点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经线和纬线、经度和纬度的划分及其特点的分析讨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经线特点、经度的划分的分析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善于思考的精神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经度和经线特点、分布、变化规律,东西半球的划分
难点
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球表面任何地点的经纬网位置
教学过程: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简化地球仪上的点和线”
(学生活动)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同学先小组交流,推荐发言人回答下列问题:
1.纬线的特点,经线的特点。
2.认识地轴、南极、北极。
(提问)地球真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1.经线呈什么形状?纬线又是什么形状?
2.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
(展示地图)五带分布图
(学生活动)
1.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
2.请同学们在图上描画出00、300、600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中、纬度的划分。
(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纬、中纬、高纬的三个区域。)
(展示图片)教材提供的图片“南北半球的划分”和“东西半球的划分”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1600E和200E组成的经线圈。
(提问)
1.南北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2.东西半球是怎样划分的?
(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
(学生活动)结合地球仪,教师采取问题教学法,边提问、边启发与学生讨论,完成下列问题:
1.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
2.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
1.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北半球的大洲、大部分位于南半球的大洲和地跨赤道两侧的大洲。
2.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个。
(通过上面的练习,强化练习了地球仪的使用,对发言积极、答案正确的同学,教师应及时表扬鼓励)
【课堂小结】和学生一起回忆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
?
纬线(圈)
经线(圈)
形状特征
?
?
指示的方向
?
?
长度的分布
?
?
标度的范围
?
?
度数的变化规律
?
?
经纬度的表示方法
?
?
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
?
?
数量特征
?
?
利用经纬网定位
引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下列事件的发生地。
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第一批碎片坠落在44.40S、1500W 。
台风“桑美”的中心位置已经移至2800N、125.30E。
2.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纽约、伦敦的位置,并说出它们的经纬度数。
布置作业:教材提供的“活动”3——“城市经纬度的确定”。
板书:
经线和纬线
经度和纬度
3.利用经纬网定位
修改及补充部分
课后反思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