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ppt
第30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将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活动地施灸,一般施灸10~15分钟。2、雀啄灸*雀啄灸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雀啄灸治疗术后腹胀*雀啄灸治疗足跟痛第31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2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的皮肤虽然保持一定的距离,但不固定,而是均匀地左右移动或往复回旋熏烤施灸。3、回旋灸第33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34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以上诸法(悬灸)对一般应灸的病证均可采用,但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雀啄灸、回旋灸多用灸治急性病。第35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实按灸实按灸,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棉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第36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1)太乙针灸太乙针灸疗法,又称“太乙神针疗法”,是应用药物艾条施灸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本疗法在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就有记载。近代仍常用此法治疗疼痛。「操作方法」一、药物艾条制作取艾绒100克、硫黄6克、麝香、乳香、没药、松香、桂枝、杜仲、枳壳、皂角、细辛、川芎、独活、穿山甲、雄黄、白芷、全蝎各3克,将以上诸药研成细末和匀。取难能可桑皮纸1张,宽约40厘米见方,摊平。然后先取艾绒25克,均匀铺在纸上;再取药末6克,掺在艾绒里,卷紧。外用鸡蛋清涂抹,再糊上桑皮纸一层,两头留空纸1寸许,捻紧即成。二、施术方法1.用加药艾条点燃一端,将艾火一端以布十层包裹,熨于穴位上。若熄、冷却,则重新点燃灸之。如此灸5~7次。2.在所灸的部位覆盖几层棉纸或布,再将点燃的艾条隔着纸或布,直接按在穴位上,留1~2秒钟即可。紧接着再按其他穴位。若火熄则重新点燃。每次按灸10次左右。第37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2)雷火针疗法?雷火针疗法是用沉香、木香、乳香、蕲艾等药物粉碎,用绵纸卷紧,然后点燃,灸治一定的部位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闪腰岔气、风寒湿痹、腰疼腿痛、关节疼痛、寒性腹痛、寒性腹泻)?此法见载于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属于灸法的一种,主要用于畏针患者。第38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温针灸温针之名首见于《伤寒论》,但其方法不详。本法兴盛于明代,明·高武《针灸聚英》及杨继洲之《针灸大成》均有载述:“其法,针穴上,以香白芷作圆饼,套针上,以艾灸之,多以取效。……此法行于山野贫贱之人,经络受风寒者,或有效”。近代已不用药饼承艾,但在方法也有一定改进。其适应证已不局限于以风湿疾患,偏于寒性的一类疾病为主,如骨关节病、肌肤冷痛及腹胀、便溏等。而扩大到多种病证的治疗第39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温针灸温针灸,是在毫针刺入穴位后留针过程中,在针柄上插入艾卷施灸的一种灸法,是毫针针刺和艾卷灸的结合。《针灸聚英》中载有:“王节斋日,近有为温针者,乃楚人之法。其法针于穴,以香白芷作团饼,套针上。以艾蒸温之,多以取效”。操作时,在针刺得气后,将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约1.5~2cm、距皮肤2~3cm的艾卷,从艾卷下端点燃灸之,直待燃尽,除去灰烬,稍停片刻再将针取出。若艾火灼烧皮肤发烫,可在穴位上隔一纸片,可稍减火力,亦可防止艾火脱落烫伤皮肤。此法是一种简便而易行的针灸并用方法。其艾绒燃烧的热力,可通过针身传入体内,发挥针与灸的作用,达到治疗目的。第40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4、温灸器灸将温灸盒or温灸筒于所选的施灸部位中央点燃艾条后,放在施灸穴位上方的灸盒中铁纱上,盖好封盖以调节度,每次每部位20~30分钟,一次可灸数穴。第41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治者最为适宜有调和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第42页,课件共70页,创作于2023年2月其他灸法分灯火灸和天灸何谓灯火灸灯火灸是灸法之一。指用灯草蘸植物油点火后在穴位上直接点灼的灸法。又称灯草灸、打灯火、焠法。操作时应蘸油适量,动作迅速,以防燃油下滴引起烫伤。当灯火灼及穴位皮肤时可听见轻微“拍”声,灯火即灭,称为一燋。每穴一般只灸一燋。灸后局部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