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我的课余生活主题班会.doc

发布:2016-12-22约3.3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的课外生活”主题班会 ——高一三班一次“大项目”主题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及依据 (一)活动主题 主题是我的课外生活 (二)活动主题针对的学生发展问题 经过和学生们的谈话,得知中学生的课外生活无非是两种。其一是只是一味贪玩,把时间浪费在玩手机上网玩游戏等事情上,另一些可能是由于家长的压力或者自身的原因,利用假期补课,或者忙着学习并没有多大兴趣的所谓“特长”,前者让学生们负担过重,以至于过早的眼睛近视,休息不足导致正常上课效率低下,甚至有些由于压力太大,产生各种身心疾病;后者过多的“特长”学习让学生疲于应对,生活中除了“学、学、学”没有其他让他们快乐的事。因此特意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希望学生们的生活能够有规律、有节奏,并且能够培养自己真正喜欢的“爱好”,而不是强加给他们的“特长”。 (三)本主题体现的学生发展需要分析 需要层次 成长性需要 需要开一个班会让他们明白怎么样去度过课余时间才是合理的,有意义的,合理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做什么 维持性需要 课余活动的推进需要学生养成习惯 缺失性需要 中学生在课堂上有老师管理,但是由于其本身分辨是非能力还是较弱,对诱惑的抵抗力比较低,课余时间就会只干自己喜欢的事,比如没有节制的玩游戏等等,学生需要一个导师去引导他们 二、活动目的 1.让学生懂得课余生活与学习的关系,合理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倡议各科老师少布置作业。 2.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去规划自己的课余时间,合理安排运动、睡觉、学习、娱乐的时间,做到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指定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并逐步实施直至形成习惯。 3.引导学生去发展一项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读书、手工制作、绘画、摄影等,在每天课余时间或者是每个周末的时间中能够安排一点时间去做,逐步发展成为自己的小特长。 4.学生自由组合,组织并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如果有需要可以自己联系一个指导教师。每周制定一个课外活动计划并实施,每月活动课展示课外活动成果。 三、主题班会之前的系列“小活动”(作为“主题班会”的前期准备) 1.学生回顾自己的课余生活,可有做什么有意义的事? 2.准备“三个学生周末的一天”小故事,并用小品的形式展示 第一个,展示一个学生课余时间补课或者一味学习的一天 第二个,展示一个学生课余时间一味玩手机网络游戏的一天 第三个,展示一个学生课余时间陪同家人游玩、锻炼身体、在家完成作业并抽出时间帮家长做家务的一天 3.准备一些学生课余时间做出的小成果,可以展示学生所做的书法、绘画、科技小发明、手工作品等等。 4.学生自由组合成立课外活动小组,并制定课外活动主题和计划; 比如:主题是手工制作,培养动手能力 计划:利用周末的一个上午小组一起完成一件手工小作品 主题是强身健体,迎接忙碌的高中生活 计划:利用周末的早晨,小组一起去爬山 活动结构(对系列“小活动”的整体设计) 阶段 前期“小活动” 主题班会 (“小活动”之一) 后期“小活动” 内容 准备“三个学生周末的一天”小故事,并用小品的形式展示 第一个,展示一个学生课余时间补课或者一味学习的一天 第二个,展示一个学生课余时间一味玩手机网络游戏的一天 第三个,展示一个学生课余时间陪同家人游玩、锻炼身体、在家完成作业并抽出时间帮家长做家务的一天 观看情景剧小品,让学生思考与讨论:课余时间到底应该做什么?学习?休息?娱乐? 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周记本,每周记录一下本周课余时间做了什么事情,每周可以把本周课余时间的收获记录下来,并指定下周课余时间计划。每过一个月,班级活动课上展出学生课余时间的小成果,或者学生亲自展示一下自己的音乐特长等。推选课外活动“优秀小组” 意图 展示三个不同的过周末的情境 思考哪一种过周末的方式比较合理有意义 让学生养成做课外活动的习惯,丰富课余生活 四、主题班会的主要环节(作为系列“小活动”中最重要的一个) 第一部分:回顾我的课余生活 学生之间讨论分享自己的课余生活,回顾做过什么有意义的事 小结,进入下一话题 第二部分:课余时间应当做什么 环节一:情景剧小品: “三个学生周末的一天” 环节二:思考与讨论:课余时间到底应该做什么?学习?休息?娱乐? 环节三:总结:课余时间应当是丰富多彩的,不应当只是一味学习或者娱乐,更应当有节奏、有规律的安排作息时间,另外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比如说: 陪家人去逛街、去公园或旅游,现在家长每天要工作,学生每天要上学,能够彼此陪伴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彼此陪伴的时光是最幸福的,应当珍惜每一段这样的时光; 帮助父母完成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劳动并不只是父母的义务,在学生有时间的时候完全可以自己打扫自己的房间,做一做洗碗扫地等家务劳动,父母每天要做这些也很辛苦。 锻炼身体,高中紧张的学习生活让学生压力倍增,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