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概论培养方案(3篇).docx
第1篇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概论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能够在土木工程领域从事设计、施工、管理、科研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了解土木工程相关领域的最新发展动态;
-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知识。
2.能力结构:
-具备独立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能力;
-具备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
3.素质结构: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具有较强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三、课程体系
1.公共基础课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大学英语
-高等数学
-大学物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
-体育
2.专业基础课程:
-工程制图
-建筑材料
-结构力学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
-水利水电工程
-工程测量
3.专业核心课程:
-建筑设计原理
-建筑结构
-建筑施工技术
-建筑设备
-桥梁工程
-道路工程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4.选修课程:
-建筑美学
-建筑设计软件
-建筑法规与合同管理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土木工程项目管理
-国际工程承包
5.实践环节:
-军训
-金工实习
-土木工程认识实习
-土木工程测量实习
-土木工程结构实验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四、教学计划
1.第一学年:
-主要完成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
-参加军训和金工实习。
2.第二学年:
-主要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
-参加土木工程认识实习。
3.第三学年:
-主要完成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
-参加土木工程测量实习。
4.第四学年:
-主要完成选修课程和实践环节的学习;
-参加土木工程结构实验;
-完成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五、教学评价
1.过程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报告等;
-实践环节:包括实习报告、实验报告、毕业设计等。
2.结果评价:
-毕业设计:对毕业设计进行答辩,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
-考试成绩:对专业核心课程进行考试,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六、培养保障
1.师资队伍:
-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包括教授、副教授、讲师等;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
2.教学设施:
-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实习基地和教学设施;
-购置先进的实验设备和教学软件。
3.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制度,确保教学质量;
-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和指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结语
土木工程概论培养方案旨在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土木工程人才,以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通过本方案的实施,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实践能力,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第2篇
一、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概论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能够胜任土木工程领域的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等工作,为我国土木工程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培养规格
1.知识与能力
(1)掌握土木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熟悉我国土木工程建设的政策、法规和标准;
(3)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
(4)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2.思想政治素质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3)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课程设置
1.通识教育课程
(1)公共课:思想政治理论、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等;
(2)学科基础课: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工程制图、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土力学、测量学等。
2.专业核心课程
(1)专业基础课:建筑材料、工程地质、施工组织设计、工程经济学、工程合同管理等;
(2)专业核心课:建筑结构设计、桥梁工程、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