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生活污水处理-一级处理:沉淀池资料.ppt

发布:2016-11-05约字共4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辐流式沉淀池刮泥机中心移动系统 斜流式沉淀池 斜流式沉淀池是根据浅池理论,在沉淀池的沉淀区加斜板或斜管而构成。它由斜板(管)沉淀区、进水配水区、清水出水区、缓冲区和污泥区组成。 按斜板或斜管间水流域污泥的相对运动方向来区分,斜流式沉淀池有同向流和异向流两种。污水处理中常采用升流式异向流斜流沉淀池。 异向斜流式沉淀池中,斜板(管)于水平面呈60o角,长度通常为1.0m左右,斜板净距(或斜管孔径)一般为80~100mm。斜板(管)区上部清水区水深为0.7~1.0m,底部缓冲层高度为1.0m。 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 斜流式沉淀池的构造 斜流式沉淀池具有沉淀效率高、停留时间短、占地少等优点,在给水处理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在废水处理中应用不普遍。在选矿水尾矿浆的浓缩、炼油厂含油废水的隔油等方面已有较成功的经验,在印染废水处理和城市污水处理中也有应用。 斜流式沉淀池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斜流式沉淀池污水处理中应用实例 安装中的斜板/斜管沉淀池 斜板/斜管沉淀池运行进程中应防止斜板/斜管上浮 提高沉淀池沉淀效果的有效途径 沉淀池均存在去除率不高的问题, 且占地面积较大,体积庞大 提高沉淀池的分离效果和去除能力的方法 斜流式沉淀池 对污水进行 曝气搅动 回流部分 活性污泥 曝气搅动是利用气泡的搅动促使废水中的悬浮 颗粒相互作用,产生自然絮凝。采用此法,可是沉 淀效率提高5%~8%,1m3废水的曝气量约0.5m3 左右。常在预曝气池或生物絮凝池内进行。 将剩余活性污泥投加到入流污水中去,利用污泥的活性,产生 吸附与絮凝作用,这一过程称为生物絮凝。这一方法可以使沉淀效 率比原来的沉淀池提高10%~15% ,BOD5的去除率也能增加15% 以上,活性污泥的投加量一般在100~400mg/L之间。 生活污水处理:沉淀池 沉淀池 按使用功能分 生物处理法中的预处 理,去除约30%的 BOD5,55%的悬浮物 生物处理构筑物后, 是生物处理工艺的 组成部分 初次沉淀池 二次沉淀池 沉淀池 按水流方向分 平流式 辐流式 竖流式 池型:长方形 一端进水,另一 端出水 贮泥斗在池进口 池内水流由下向上 池内水流向四周辐流 池型:多为圆形, 有方形或多角形 池中央进水,池四周出水 贮泥斗在池中央 沉淀池三种流态 平流式 竖流式 辐流式 沉淀池特点与适用条件 池型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平流式 1. 对冲击负荷和温 度变化的适应能 力较强; 2. 施工简单,造价低 采用多斗排泥,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自排泥,操作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机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浸于水中,易锈蚀 1. 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及地质较差的地区; 2. 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处理厂 竖流式 1. 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2. 占地面积较小 1. 池深度大,施工困难; 2. 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 3. 造价较高; 4. 池径不宜太大 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型污水处理厂 辐流式 1. 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理较简单; 2. 排泥设备已有定型产品 1. 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 2. 机械排泥设备复杂,对施工质量要求较高 1. 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 2. 适用于大、中型污水处理厂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进水区、出水区的功能是使水流的进入与流出保持平稳,以提高沉淀效率。 沉淀区是沉淀进行的主要场所。 贮泥区贮存、浓缩与排放污泥。 缓冲区避免水流带走沉在池底的污泥。 沉淀池由五部分组成 缓冲区 沉淀池的运行方式 连续式 污水中可沉颗粒的沉 淀在流过水池时完成,这 时可沉颗粒受到重力所造 成的沉速与水流流动的速 度两方面的作用 污水连续不断 地流入与排出 污水中可沉淀的悬浮 物在静止时完成沉淀过 程,由设置在沉淀池壁 不同高度的排水管排出 工作过程:进水、 静止、沉淀、排水 间歇式 1.设计流量 沉淀池的设计流量与沉砂池的设计流量相同。 在合流制的污水处理系统中,当废水是自流进入沉淀池时,应按最大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当用水泵提升时,应按水泵的最大组合流量作为设计流量。在合流制系统中,应按降雨时的设计流量校核,但沉淀时间应不小于30min。 2.沉淀池的只数 对于城市污水厂,沉淀池的个数不应少于2只。 3.沉淀池的经验设计参数 对于城市污水处理厂,如无污水沉淀性能的实测资料时,可参照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6.5条规定】的经验参数选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